北京物资供应稳定,“最后100米”备战充分
针对北京在物资中等封控情况下的“最后100米”备战情况,可以明确的是,北京市政府、保供企业以及社区等多方已经形成了合力,以确保物资供应的稳定和高效。
一、物资供应整体稳定
北京市的物资供应整体保持稳定。根据北京市商务局的数据,近一周蔬菜日均上市量稳定在2.2万吨以上,猪肉和鸡蛋供应量分别稳定在560吨、410吨以上,粮油日均供应量6000余吨。这些数据表明,北京市的物资供应是充足的,能够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各大保供企业也在积极行动。例如,新发地市场作为北京最重要的“菜篮子”,已经协调商户加大蔬菜进京量,确保蔬菜供应充足。此外,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等生鲜电商也纷纷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拨货源,加大肉禽蛋奶及新鲜果蔬等商品供应量。
二、“最后100米”备战情况
社区配送能力增强
针对封控小区周边短时间出现消费量增加的现象,北京市及时按照“点对点”监测补货机制,指导企业加大调货,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同时,社区菜店、网点、门店、电商前置仓等末端配送基本正常,能够确保物资及时送达居民手中。
应急预案准备充分
北京市已经按照行业封闭、市场封闭、各区封闭、全市封闭等多种情况准备了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包括梳理现有保供能力、统计应急保供中能够使用的人员车辆物资场地、提前准备闭环管理场所等。这些措施能够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保供体系能够迅速启动并发挥作用。
保供“白名单”制度
北京市已经设置了保供“白名单”,根据疫情等级,按预案解封重点企业人员,确保保供力量能随时待命。这一制度能够确保在关键时刻,有足够的保供人员参与到物资配送工作中来。
三、居民应对建议
虽然北京市的物资供应整体稳定,但居民仍然需要做好适当的物资储备工作。这不仅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物资短缺情况,还可以减少在疫情期间的外出次数,降低感染风险。
同时,居民也应该保持理性消费的心态,避免盲目抢购和囤货。在购物时,可以优先选择线上电商平台或社区团购等方式进行购买,以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图片展示
以下图片展示了北京市在物资供应和“最后100米”备战方面的情况:
(图:4月24日晚,北京部分地区的超市出现抢购囤货情况)
(图:线上平台也遭遇“抢菜”考验)
(图:线上“爆单”后,生鲜电商平台加紧配送)
综上所述,北京市在物资中等封控情况下的“最后100米”备战工作是充分且有效的。通过政府、保供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北京市能够确保物资供应的稳定和高效,为居民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