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笔记本CPU性能天梯图:帮你挑选最适合的处理器配置
挑选笔记本电脑,最核心的部件就是CPU,它就像电脑的大脑,决定了电脑运行速度的快慢,但面对Intel酷睿i3、i5、i7,AMD锐龙这些名词,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这份2017年的CPU性能天梯图,就是为了帮你理清思路,用最直观的方式看懂不同处理器的档次,从而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我们得明白2017年笔记本CPU市场的基本格局,这一年,Intel依然是绝对的主角,特别是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发布,带来了巨大的性能提升,而AMD则凭借全新的锐龙系列处理器开始强势回归,尤其是在性价比方面表现突出,给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Intel阵营:第七代与第八代的巨大鸿沟
2017年是Intel产品线的一个分水岭,所以看这一年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是第七代(Kaby Lake)还是第八代(Coffee Lake)。
第七代酷睿(如i5-7200U, i7-7500U): 这是2017年初的主流,对于日常办公、上网、看高清视频、运行Office软件等任务,i5-7200U这个级别的处理器完全足够,非常省电,续航表现好,i7-7500U性能稍强,但提升不算特别巨大,如果你预算有限,主要用来处理轻量级任务,选择七代i5的机型性价比很高。
第八代酷睿(如i5-8250U, i7-8550U): 这是2017年下半年后的绝对明星,也是一次“挤了一大管牙膏”的升级,最大的变化是,在主流轻薄本常用的U系列低电压处理器中,核心数量翻倍了,以前的七代U系列都是双核四线程,而八代变成了四核八线程,这意味着在多任务处理(比如同时开很多网页、后台运行软件、处理大型表格)和需要多核优化的应用(如视频剪辑、某些设计软件)上,性能有了质的飞跃。简单说,八代i5的性能轻松超越七代i7。 如果你的预算允许,强烈建议优先考虑搭载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笔记本。
高性能标压处理器(HQ/H系列,如i5-7300HQ, i7-7700HQ): 这类CPU主要用在游戏本和高性能工作站上,它们性能非常强劲,但功耗高、发热大,笔记本通常比较厚重,i7-7700HQ是当时游戏本的标配,能流畅运行绝大多数大型3D游戏,即便到了现在,对于主流游戏来说,它依然是一颗非常可靠的“心脏”。
AMD阵营:锐龙Ryzen的崛起
2017年,AMD推出了第一代锐龙移动处理器(Ryzen 5 2500U, Ryzen 7 2700U),它们最大的卖点是“性价比”,锐龙处理器采用了先进的架构,在多核性能上表现不俗,并且集成的显卡性能普遍优于同期的Intel酷睿集成显卡。
锐龙5 2500U vs. Intel i5-8250U: 这两者是当时中端市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在CPU性能上,两者互有胜负,差距很小,但在图形处理(玩游戏、看高清视频)方面,锐龙5 2500U的集成显卡优势明显,能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当然是相对于集成显卡而言),如果你偶尔玩玩游戏,但不想多花钱买独显,锐龙本是个很好的选择。
锐龙7 2700U: 定位更高,性能对标Intel的i7-8550U,同样在核显性能上保持优势。
2017年选择AMD锐龙平台,通常意味着你能用更少的钱,买到综合性能(尤其是图形性能)更强的产品。
如何根据需求选择?(2017年视角)
我们结合天梯图的性能排名,来看看怎么选:
日常办公、学习、影音娱乐(预算3000-4500元):
中度游戏、平面设计、轻量视频剪辑(预算5000-7000元):
高端游戏、专业视频剪辑、3D建模(预算7000元以上):
总结与提醒:
希望这份2017年的笔记本CPU天梯图能帮助你拨开迷雾,找到那颗真正适合你的“芯”,没有最好的处理器,只有最适合你需求和预算的处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