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4000显卡,这个名称对于很多曾经使用过英特尔第三代酷睿处理器(也就是常说的Ivy Bridge架构)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老朋友”,它作为当时英特尔处理器中集成的核芯显卡,其性能定位到底在哪个层次,相当于哪一款独立显卡的水平,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要弄清楚这个,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名字,而是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它的真实能力。

必须明确一个大前提:HD4000是一款集成在CPU内部的显卡,它需要共享电脑的内存作为显存,而不是像独立显卡那样拥有自己专属、速度更快的显存,这个先天条件就决定了它的性能上限不会太高,主要目标是满足日常使用和一些轻度的娱乐需求,我们对比的独立显卡,也基本都集中在那个时代的入门级和低端产品上。
从最直接的游戏性能测试来看,HD4000在十年前的主流游戏中的表现,大致相当于当时入门级独立显卡NVIDIA GeForce GT 620或AMD Radeon HD 6450的水平,甚至在某些优化较好的游戏中,还能稍微接近一点GT 630,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在720p分辨率下,将游戏画质特效全部调到最低,HD4000能够勉强流畅运行一些当年的主流3D游戏,英雄联盟》、《穿越火线》、《魔兽世界:大地的裂变》等,这里的“流畅”通常指的是30帧到40帧左右,能够玩,但绝对谈不上什么精美的画质体验。

如果你把分辨率提升到1080p,那么对于HD4000来说压力就非常大了,在很多3D游戏中,帧数会下降到20帧左右,画面会出现明显的卡顿,游戏体验会大打折扣,用HD4000玩游戏,最佳设定就是720p低画质,它完全无法应对任何对显卡有较高要求的单机大作,比如同时代的《战地3》、《孤岛危机2》等,在这些游戏面前HD4000会非常吃力。
除了游戏,我们还可以从一些技术特性来对比,HD4000支持DirectX 11,这使它能够运行基于DX11技术的游戏,虽然效果不佳,但至少兼容性上跟上了时代,它的视频解码能力在当时是它的一个强项,能够硬解高清视频,流畅播放1080p甚至一些格式的4K视频(但可能无法流畅播放高码率的4K),这对于日常观影来说是完全足够的,比很多更老的入门级独显还要好一些。
对比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水分”,HD4000的性能表现非常依赖于双通道内存,如果用户只插了一根内存条,工作在单通道模式下,那么HD4000的性能会直接下降30%甚至更多,因为显存带宽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实际游戏表现可能还不如GT 620,而独立显卡则没有这个顾虑,CPU本身的性能、内存的频率和容量,也会对HD4000的表现产生较大影响。
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HD4000的性能水平已经非常落后了,它大概只相当于今天英特尔最新的酷睿处理器内置的锐炬XE核显的一半甚至更低的性能,更无法与AMD的APU集成的显卡相比,如果要在当下找一个性能接近的独立显卡,可能只能去对比一些非常古老的亮机卡,或者像NVIDIA GeForce 210这种纯粹为了显示画面而存在的显卡,对于现代的任何3A游戏,HD4000都已经完全无法胜任。
HD4000显卡的性能水平,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可以粗略地等同于NVIDIA GT 620或AMD HD 6450这类入门级独立显卡,它是一个合格的“亮机卡”和“高清视频播放卡”,能够满足最基本的日常办公、网页浏览和720p低画质下的轻度网游需求,它代表了英特尔在核显技术上的一个重要进步,为后来更强大的核显奠定了基础,但无论如何,它的定位始终是“集成显卡”,其性能无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游戏独立显卡相提并论,更不用说在十年后的今天,它已经彻底沦为电子古董级别的存在了,对于还想使用搭载HD4000电脑的用户,最好的建议是不要对它的图形性能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用它来处理文档、看看电影是没问题的,但玩游戏,尤其是新游戏,就必须考虑升级硬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