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苹果Mac的显卡,情况有点特别,因为它不像Windows电脑那样有那么多独立的显卡品牌和型号可选,苹果主要用的是自己芯片里的图形处理器,也就是集成显卡,以及在高端机型上提供的独立显卡选项,所以这个排行榜更像是在苹果自家产品线里,比较不同芯片和配置的图形处理能力谁强谁弱。
首先要明白一个基础概念,苹果现在的电脑主要用两类芯片:一是苹果自己设计的M系列芯片,比如M1、M2、M3以及它们的各种Pro、Max、Ultra版本;二是在一些老款或者特定高配的Intel芯片Mac上,会使用AMD公司提供的独立显卡,我们的排名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但核心是看最终的性能表现。

毫无疑问,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是搭载了M2 Ultra芯片的显卡性能,这款芯片目前只用在Mac Studio和Mac Pro这类顶级工作站电脑上,M2 Ultra芯片内部集成的显卡核心数量非常多,达到了惊人的76核,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拥有最多“人手”来同时处理图形任务,无论是剪辑极端高分辨率的视频(比如8K甚至更高),进行复杂的三维建模和渲染,还是运行对显卡要求极高的游戏,M2 Ultra都能提供目前Mac产品线中最强大的图形动力,几乎可以媲美一些高端的台式机独立显卡。
紧随其后的是M1 Ultra和M2 Max芯片的显卡性能,M1 Ultra是M2 Ultra的前一代,性能依然非常彪悍,其64核显卡对于绝大多数专业工作来说已经绰绰有余,而M2 Max芯片则搭载在高端MacBook Pro和Mac Studio上,它提供的显卡核心数根据配置有30核或38核,这个级别的显卡性能已经非常强大,能够流畅处理多路4K视频剪辑、大型软件开发时的模拟器调试以及高画质设置下的主流游戏,是许多专业用户的理想选择。

再往下一個梯队,是M3 Max、M1 Max和M3 Pro的显卡,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M3系列的新技术,它支持一种叫做“动态缓存”和硬件级光线追踪的功能,这让它在处理某些游戏和三维效果时比前代同级别芯片更有优势,虽然M3 Max的显卡核心数可能和M2 Max差不多,但因为新技术的加持,其实际表现,尤其是在游戏和三维渲染中,会更好一些,而M1 Max作为经典型号,性能依然十分可靠,M3 Pro则定位稍低,但其18核或19核的显卡性能也已经远超基础版芯片,能够胜任中等负载的图形工作。
处于中流砥柱位置的,是M2 Pro和M1 Pro芯片的显卡,它们通常出现在Mac mini和14英寸MacBook Pro的入门专业配置上,拥有16核或19核的显卡性能,这是一个非常甜点级的区间,对于日常的高清视频剪辑、平面设计、轻度三维动画以及玩一些网络游戏或对配置要求不高的单机游戏来说,这个性能已经完全足够,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接下来是基础版的M3、M2和M1芯片的显卡,这些芯片用在MacBook Air、13英寸MacBook Pro、iMac和入门级Mac mini上,它们的显卡核心数通常在8核到10核左右,这个级别的性能非常适合日常使用,比如高清视频播放、简单的照片编辑、玩一些像《英雄联盟》这样的轻量级游戏,但如果你要处理复杂的视频特效或者玩最新的大型3A游戏,就会感到有些吃力了,M3因为架构更新,其10核显卡的性能会比M2和M1的同级别显卡有明显提升。
在排行榜的靠后位置,是那些搭载Intel处理器并配备AMD独立显卡的老款Mac,一些老款iMac或Mac Pro可能会配备AMD Radeon Pro 5000系列甚至更早的显卡,这些显卡在它们推出的年代表现不错,但相比于苹果自研芯片的高效整合,这些老款独立显卡在整体能效和与系统的协调性上已经落后,性能大致落在现代基础版M芯片和M Pro芯片之间的水平,但功耗和发热却大得多。
性能最弱的是那些只使用Intel处理器内部集成显卡的Mac机型,这些显卡的性能非常有限,只能满足最基础的显示输出和极轻量的图形任务,比如浏览网页、处理文档、看在线视频,任何稍微有点图形负载的应用都会让它们不堪重负。
选择Mac时,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图形处理需求来对号入座,如果只是日常办公娱乐,基础版M芯片就够了;如果是专业创意工作者,就需要从M Pro甚至M Max起步;而要是处理电影级的内容,那么M Ultra就是唯一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