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问我《恐怖老奶奶中文版》是不是最适合测试胆量的游戏?那我得先问你一句:你敢在深夜,戴上耳机,独自一人,打开这个游戏吗?
很多人说玩恐怖游戏是为了找刺激,但《恐怖老奶奶》的刺激,有点不一样,它不是那种突然跳出来个鬼脸吓你一跳就完事的“快餐式惊吓”,它的恐怖,是慢慢渗进你骨头缝里的,从你醒在那个阴森老房子里的第一秒开始,那种感觉就来了——你是个被奶奶关起来的孙子/孙女,你得在五天之内想办法逃出去,而那个走路一瘸一拐、耳朵却比猫还灵的老奶奶,正拿着她的大棒子,在房子的某个角落等着你。
最要命的是声音,这游戏的中文配音,简直是灵魂所在,你屏住呼吸躲在床底下,能清清楚楚听到奶奶沉重的、拖沓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咚……沙……咚……沙……”每一步都像踩在你心跳的节拍上,她有时候会喃喃自语,用那种既慈祥又令人毛骨悚然的语气念叨着:“宝贝……你在哪儿呀?快出来吧……”你明知道被她找到就是一顿胖揍然后游戏结束,但那种被“亲人”搜寻的感觉,会带来一种非常奇怪的、违背常理的心理压力。
(二)
为什么说它特别能测试胆量?因为它考验的不是你一惊一乍的反应速度,而是你的神经到底有多坚韧。
地图就那么大,一个二层小楼加个地下室,来回兜圈子,但每一次拐弯,每一次开门,都像是一场豪赌,你不知道门后是能帮你逃跑的关键道具,还是那个带着诡异微笑的奶奶的脸,游戏里有很多突然的声响,比如某个玩具突然掉在地上,或者远处传来一声门响,这些声音不会直接伤害你,但会瞬间让你的神经绷到最紧,让你自己吓自己,这种对未知的恐惧,才是最高级的,也是最能让人崩溃的。
你得在极度的恐惧中保持冷静,强迫自己思考,要收集道具,要记住奶奶的巡逻路线,要规划逃生路线,你的大脑在疯狂报警“快跑!危险!”,但你的理智却告诉你“别动!等她过去!”,这种理智与本能之间的拉锯战,是对心理素质的极致考验,很多自称胆子大的人,可能不怕僵尸怪兽,却在这种无处不在、如影随形的压迫感下败下阵来,你会变得疑神疑鬼,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浑身一激灵,甚至会产生幻听。
(三)
再说说那个奶奶的形象,她没有血盆大口,也没有青面獠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但正是这种“日常感”,放大了恐怖效果,她颠覆了我们心目中“慈祥奶奶”的固有印象,把最熟悉、最应该带来安全感的人,变成了最致命的威胁,这种恐怖是能代入现实的,玩完游戏后,你可能在深夜回家时,看到楼道里一个模糊的老人身影都会心里咯噔一下,这种后劲,是很多单纯靠怪物造型吓人的游戏做不到的。
游戏难度不低,奶奶的AI会随着天数增加而变得更聪明,更敏锐,你可能花了老大劲摸清了前两天的规律,到第三天发现全不管用了,她又有了新的行为模式,这种不断升级的挑战,让恐惧感始终保持着新鲜度,不会因为你的熟悉而消退,它一遍遍地测试你的适应能力和在压力下的学习能力。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恐怖老奶奶中文版》可能不是画面最精良、剧情最复杂的恐怖游戏,但它绝对是在“测试胆量”这个项目上,一个极其有效的“试金石”,它用最简单的元素——一个老太太,一栋房子,营造出了最纯粹的、令人窒息的恐怖氛围,它不靠血腥暴力,而是直击人类内心最深处的弱点:对未知的恐惧、对被困住的恐惧,以及对“身边人”可能带来的危险的恐惧。
如果你能心不跳手不抖地通关这个游戏,甚至还能冷静地分析战术,那你的胆量水平,绝对算是顶尖了,但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玩不了十分钟就吓得想关掉游戏,那也很正常,因为这正是它作为“胆量测试器”成功的地方,它就像一个心理压力测试,真实地反映了你在极端情境下的承受能力,敢不敢来试试看,你的极限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