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增46+306,兰州主城四区今起临时管控一周
据央视新闻,7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本土病例46例(广东17例,安徽9例,上海6例,江苏4例,海南2例,甘肃2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浙江1例,山东1例,陕西1例,青海1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江苏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35例,其中境外输入29例,本土306例(山东79例,上海63例,江苏57例,安徽30例,甘肃25例,福建18例,广东15例,河南12例,广西3例,山西1例,江西1例,海南1例,陕西1例)。
甘肃兰州:7月11日0时起实行7天临时管控
为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争取在最短时期内实现病例清零,经专家组研判,兰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自7月11日0时起,在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实行一周临时管控措施:
弹性工作与居家办公:在兰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实行弹性工作制或居家办公方式,保持工作正常运转。娱乐场所与经营性场所暂停营业:公众娱乐休闲场所(KTV、网吧、酒吧等)、人员聚集经营性场所(健身房、体育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文化馆、图书馆等)暂停营业一周。特殊场所如监所、福利院、养老机构等实行封闭管理。餐饮单位暂停堂食:各餐饮单位(不含宾馆、单位内部食堂)暂停堂食一周,提供到店自取、网络或电话等外卖订餐,实施“无接触式”配送服务。严控人员聚集:非必要不举办群体性活动、大型会议、各类线下培训,暂停游园、集市、庙会、文艺演出、广场舞等群体性活动。所有宗教活动场所暂时关闭,暂停一切宗教活动。教育机构管理:中小学、幼儿园提前放假,高校实行封闭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暂停营业一周。落实防控措施: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小区、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场所要严格落实“一扫三查”(扫“小兰帮办”、查体温、查健康码、查行程码)、通风消毒等措施。保障特殊人群:社区(村)要加强群众日常生活保障服务,特别是对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积极做好日常生活和就医用药等服务保障。居民出行管理:兰州市居民在临时管控期间非必要不离兰、非必要不外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倡导市外人员在兰州市临时管控期间非必要不来兰;确有必要的,要在抵达前24小时向目的地社区(村)、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抵达后主动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个人防护:广大居民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科学戴口罩、少聚集、遵守一米线,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以上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进行调整。
此外,全国其他地区也根据疫情形势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如上海、河南、广东、内蒙古、福建、青海等地均新增了高风险区、中风险区或实施了静态管理等措施,以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南京疫情累计报告153例本土确诊病例,传播链涉及5省10余地市,疫情毒株为德尔塔变异体,其传播力更强且存在疫苗抵抗性,防控需加强消毒与个人防护。
南京疫情病例与传播情况截至7月27日,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3例。7月20日至27日期间,新增病例数迅速上升,其中7月27日0-24时新增48例(南京47例,宿迁1例)。疫情传播链已蔓延至江苏、安徽、广东、四川、辽宁5省超过10个地市,浙江省台州市发现密切接触者,大连感染者轨迹涉及湖南张家界、凤凰古城及西安咸阳转机。此外,南京面临极端天气、暑运与疫情叠加的挑战,防控压力增大。
德尔塔毒株的特性与影响本次疫情由德尔塔变异毒株引发,其传播力较原始毒株显著增强,且具有更强的疫苗抵抗能力。感染者发病后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高于以往毒株。目前153例确诊病例中出现2例重型患者,比例较低,主要与患者基础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相关。由于病例发病时间不足两周,后续病情发展仍需持续观察。

个人防护与防控措施建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需从以下方面加强防护:
日常消毒: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键盘等高频接触物品可能附着病毒,需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擦拭。
手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需用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佩戴口罩:在密闭空间、人员密集场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减少聚集: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避免参加大型聚集活动。

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
防控措施需“加码”德尔塔毒株的传播特性要求防控措施全面升级:
公共区域高频消毒:对电梯、卫生间、公共交通工具等重点区域增加消毒频次。
强化流调与隔离:快速追踪密接者,实施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
疫苗接种覆盖:未完成全程接种者尽快补种,降低重症风险。
社区网格化管理:通过健康码、行程卡等手段精准排查风险人员。
德尔塔毒株的传播力和致病性对疫情防控提出更高要求,需通过科学防护、严格消毒和疫苗接种构建多层次防线。公众应保持警惕,落实个人责任,共同阻断疫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