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7日可以出入东莞,但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相应措施。一、疫情形势与风险等级截至3月6日24时,东莞市新增5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0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集中在大朗镇。所有病例均在集中隔离期间发现,涉及场所已进行环境核酸采样和终末消毒。目前,东莞市通过多...
3月7日可以出入东莞,但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一、疫情形势与风险等级
截至3月6日24时,东莞市新增5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0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集中在大朗镇。所有病例均在集中隔离期间发现,涉及场所已进行环境核酸采样和终末消毒。目前,东莞市通过多轮大规模核酸筛查未检出社会面阳性个案,近期病例均来自密接人员或闭环管理重点场所的主动排查,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已有效管控,社区传播风险较低。
二、出入东莞的政策要求

整体可出入,但需遵守防疫规定
东莞市未实施封城措施,人员可正常出入。但基于疫情防控需要,中高风险地区实施严格管控,部分区域可能限制人员流动。建议出行前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目的地风险等级及具体管控措施。
离莞与入莞的注意事项
离莞人员:需关注目的地防疫政策,部分地区可能要求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健康码绿码。

入莞人员:需配合查验健康码、行程卡,中高风险地区来莞人员可能需接受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
三、防控建议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尽管东莞未封城,但建议公众减少非必要出行,尤其是避免前往疫情重点区域。在莞人员减少流动:已在东莞的人员应避免频繁跨区域活动,降低感染风险。持续做好个人防护:无论出入东莞与否,均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并配合落实测温、扫码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四、信息获取渠道

公众可通过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或本地主流媒体获取最新疫情动态和防控政策,避免依赖非官方信息。
国内31省份疫情主要发生在浙江、内蒙古和广东。在50例新本地病例中,3例在内蒙古,2例在广东。浙江45例中,绍兴39例,宁波6例;内蒙古3例,均在呼伦贝尔市;广东有2例,均在东莞。浙江新冠状病毒爆发是新冠冕肺炎病毒爆发以来的第二次确诊高峰。
每天增加几十例确实说明了一个问题,浙江这一轮疫情发现较晚,导致病毒在一些地方传播。浙江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强省。受疫情影响,不少上市公司披露暂时关闭。例如,陈某某在家中感染,然后由家人传染给同事。他的同事通过艾灸维护中心引起多重感染,然后中心的感染者在家庭和社区造成持续感染。到疫情被发现时,病毒已经悄然传播了至少四代。
疫情发现得越早,越有利于控制和阻止,发现得越晚,扩散的风险就越大。浙江省已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相信随着集中隔离人群的密集,确诊病例数量将很快下降,只要隔离,疫情将得到控制。作为普通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个人预防工作,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做好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饭店、民宿、学校、建筑工地、监管场所等重点单位和公共场所的防控工作,加强健康监测和核酸采样,严格执行戴口罩+亮灯+测体温等防控措施。
疫情期间,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精神卫生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访客不得进入。严格控制会议活动的数量和规模,尽量不举办大型人员聚集活动,真正需要举办的尽量减少规模。提倡10人以下家庭聚餐、5桌以上个人聚餐的,必须向当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告,并执行当地防疫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