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主流CPU功耗性能阶梯排名全览

夙忆秋 1 2025-11-21 15:29:11

2017年的CPU市场非常热闹,可以说是近几年里变化最大的一年,主要是因为AMD推出了全新的锐龙系列处理器,打破了之前英特尔一家独大、慢慢更新的局面,所以这一年的排名,需要把英特尔和AMD两家公司的产品放在一起比较,才能看出真正的水平。

先说说英特尔这边,2017年,英特尔的主力是第七代酷睿处理器,也就是代号Kaby Lake的这一代,这一代产品更像是第六代Skylake的优化版,性能提升不算很大,但功耗控制得不错,当时英特尔的处理器主要分为几个档次:顶级的酷睿i7,主流的酷睿i5,入门的酷睿i3,以及更低的奔腾和赛扬。

在消费级市场,性能最强的通常是带K的解锁倍频型号,比如酷睿i7-7700K,这款CPU是当时很多游戏玩家装机的首选,拥有4个核心8个线程,最高频率能轻松达到4.5GHz,因为游戏对高频率更敏感,所以7700K在当时的游戏性能上表现非常突出,但它的功耗也不低,特别是超频之后,发热量比较大。

往下是i5-7600K,它是4个核心4个线程,没有超线程技术,对于需要多任务处理的场景会比i7弱一些,但游戏性能依然很强,再往下就是不带K的i7和i5,比如i7-7700和i5-7500,它们的频率低一些,不能超频,但功耗和价格也更低,是品牌机和小主机的常见配置,入门级的i3-7100等是双核四线程,性能足够日常办公和影音娱乐。

2017年主流CPU功耗性能阶梯排名全览

AMD的锐龙处理器在2017年初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这个排名格局,AMD的第一代锐龙处理器代号为Summit Ridge,采用了全新的Zen架构,它的最大特点是提供了比同价位英特尔处理器更多的核心和线程。

AMD的锐龙系列也分档,主要有锐龙7、锐龙5和锐龙3,当时最引人注目的是锐龙7系列,尤其是锐龙7 1800X,它直接提供了8个核心16个线程,这个规格在当时是消费级市场前所未有的,通常只有价格昂贵的英特尔至尊平台处理器才有,虽然锐龙7 1800X的单核频率和游戏性能可能略逊于i7-7700K,但在视频渲染、多任务处理等需要多线程能力的应用中,优势巨大,而且它的功耗控制得相当好,TDP为95W,性价比非常高。

紧随其后的是锐龙5系列,比如锐龙5 1600X和1600,它们提供了6个核心12个线程,直接对标英特尔的酷睿i5,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锐龙5的多线程性能完胜4核4线程的i5,成为了当时中端市场的明星产品,还有锐龙3系列,是4核4线程,对标英特尔的i3,同样以核心数量优势参与竞争。

2017年主流CPU功耗性能阶梯排名全览

除了核心数量,AMD还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全线支持超频,并且采用了AM4接口,承诺长期的兼容性,这让很多DIY玩家非常满意。

如果要从绝对性能上做一个大致的阶梯排名,在2017年,顶级性能的阶梯主要包括英特尔的至尊平台处理器(如i7-6950X,10核20线程,但价格天价)和AMD的锐龙7 1800X/1700X,接下来就是英特尔的酷睿i7-7700K,它在游戏性能上领先,但多线程性能被锐龙7远远甩开,再往下就是AMD的锐龙5和英特尔的酷睿i5激烈竞争的区间,然后是锐龙3和酷睿i3。

关于功耗,2017年双方都做得不错,英特尔的Kaby Lake架构已经很成熟,功耗控制一直是强项,不带K的i5、i3等型号功耗非常低,而AMD的锐龙处理器虽然核心多,但得益于新架构,功耗并没有失控,整体能效比相比前代产品有了飞跃式提升,尤其是在多核性能与功耗的比值上,表现亮眼。

2017年的CPU排名不再是英特尔内部的自我比较,而是变成了英特尔与AMD的混战,如果你主要玩电竞游戏,追求极高的帧率,那么英特尔酷睿i7-7700K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如果你需要处理视频、进行3D建模或者喜欢一边游戏一边开很多后台程序,那么AMD的锐龙7或锐龙5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性价比,这一年,消费者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选择权,市场竞争变得异常精彩。

上一篇:windows系统版本介绍-windows各版本列表
下一篇:厦门疫情什么时候解封?,厦门疫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