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服务器处理器性能天梯图出炉,详细排名与性能对比一网打尽!
2018年对于服务器处理器市场来说,是风云变幻、竞争异常激烈的一年,两大巨头英特尔和AMD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推出了各自的重磅产品,使得整个服务器市场的性能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你想了解当时哪款处理器性能最强,各自有什么特点,那么这份2018年的服务器处理器性能天梯图和相关解读,将为你一网打尽。
我们必须明确,服务器处理器的性能排名不像家用电脑CPU那样有单一的跑分标准,它更看重的是在多任务、高负荷、持续运行环境下的综合表现,比如处理大量并发请求、运行虚拟化平台、进行科学计算或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核心数量、线程数量、内存带宽、稳定性和能效(即每瓦特性能)都是关键指标。
在2018年,性能天梯图的顶端无疑是AMD推出的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的第二代,代号为“Rome”的EPYC 7002系列虽然是在2019年发布,但其技术雏形和前期影响在2018年已开始显现,但真正在2018年挑起大梁、与英特尔正面抗衡的是第一代EPYC 7001系列,这款处理器最大的亮点就是“核多力量大”,最高型号EPYC 7601拥有惊人的32个物理核心和64个线程,这在当时是英特尔产品线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意味着在一台单路或双路服务器中,可以轻松获得64甚至128个计算核心,对于需要海量并行计算的应用场景,如云计算、虚拟化、数据库等,AMD EPYC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核心密度和性价比,性能提升非常明显,直接冲上了天梯图的顶级位置。
而传统的霸主英特尔,在2018年主打的则是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家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铂金”、“金牌”、“银牌”、“铜牌”系列,顶级的至强铂金系列是英特尔应对AMD核心数量挑战的法宝,虽然单颗处理器的核心数最高暂时不及EPYC(当时铂金8180为28核56线程),但英特尔凭借其在微架构优化、高主频(时钟速度)以及强大的单核性能方面的传统优势,在一些对单线程性能敏感的应用中依然保持领先,英特尔至强平台在生态系统兼容性、软件优化成熟度方面拥有更深厚的基础,这也是许多保守型企业客户非常看重的因素。
具体到性能对比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需要在一台服务器里“塞进”尽可能多的虚拟机,或者你的软件能够很好地利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核心(比如一些渲染、编码软件),那么AMD EPYC在2018年无疑是更具吸引力的选择,它的多核性能得分在各类评测中一骑绝尘,性价比非常高,但如果你的应用更依赖单个核心的快速响应,比如某些类型的数据库交易、Web前端服务器等,那么高主频的英特尔至强铂金处理器可能表现会更稳定、更出色。
除了核心大战,2018年的服务器处理器还有一个重要看点就是内存支持和PCIe通道数,AMD EPYC处理器直接集成了大量的PCIe通道,为连接高速网卡、GPU加速卡、NVMe固态硬盘等设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对于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和软件定义存储系统至关重要,英特尔至强平台在这方面也不弱,但EPYC在通道数量上提供了更宽松的配置空间。
在面向中小企业和边缘计算等特定市场,英特尔的至强E系列和部分至强D系列处理器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处理器核心数相对较少,但功耗控制得更好,集成度更高,适合对空间和能耗有严格限制的场景,它们的性能定位在天梯图的中端位置。
2018年的服务器处理器天梯图不再是英特尔一家独大的单调直线,而是变成了AMD与英特尔双雄争霸的精彩画面,AMD凭借EPYC处理器的“核弹”策略,成功地在顶级性能领域占据了重要席位,尤其是在多核性能方面实现了反超,迫使整个行业重新思考服务器处理器的设计方向,而英特尔则依靠其稳固的生态体系和强大的单核性能,守住了大量传统优势领域,这场激烈的竞争,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用户,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强大的计算能力,2018年,无疑是服务器市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