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
病例详情如下:
患者信息:男性,23岁。行程轨迹:10月9日乘坐CA946航班从巴基斯坦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检测与诊断:
海关检测新冠病毒核酸为阳性,由120急救车转送至地坛医院。
多部位标本平行检测核酸结果均为阳性,CT影像和血液检查未见异常。
结合低热症状、流行病学史,10月11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防控措施:
已对患者居住的宾馆环境进行全面消毒。
密切接触者均处于隔离观察状态,目前未见异常。
疾控提醒: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存在输入风险。乘坐公共交通注意事项:
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近期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人员,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如需出行,应佩戴口罩并减少陪同人员。

注意手卫生,清洁双手前不触碰口、眼、鼻;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后需洗手或使用消毒剂。
遵循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
随身携带口罩,乘车时全程佩戴。
车内言行举止得体,避免大声喧哗。
车辆拥挤时改乘下一班次。
优先选择刷卡、扫码等无接触方式充值或购票。
遵守交通部门防疫规定,包括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验证健康码等。

北京新增4例京外关联本土感染者的具体情况如下:
感染者1:居住于朝阳区劲松街道首城国际D区,为隔离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该病例在集中隔离期间通过核酸检测筛查发现,活动轨迹相对局限,未造成社区传播风险。
感染者2与感染者4:为母女关系,居住于昌平区北七家镇融尚未来小区。两人因与京外疫情关联人员接触被感染,具体传播链可能与近期京外输入病例有关,提示需加强跨区域疫情联防联控。
感染者3:居住于丰台区太平桥街道丽新嘉园南区,其感染来源与京外疫情输入相关。丰台区作为交通枢纽集中区域,需重点关注人员流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此次疫情再次表明,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多地散发背景下,北京面临输入性风险压力。尽管前期境外关联输入病例均得到快速控制,但此次新增病例仍需警惕以下问题:
防松劲:长期防控易产生疲劳心理,需持续强化社会面防控措施,避免因疏忽导致疫情反弹。防漏洞:跨区域人员流动、冷链物流等环节仍存在潜在传播风险,需完善全链条防控机制。防侥幸:病毒变异和传播隐蔽性增强,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杜绝“躺平”心态。
当前,北京需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核酸检测等常态化措施。公众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流调溯源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