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站在演讲台上,背景大屏幕上显示着“联想科技创新战略:共筑智能未来新篇章”的主题,他没有立刻切入复杂的图表和数据,而是像聊家常一样,分享了他眼中联想正在做的事情和未来的方向,他说,现在的世界,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实验室产物,而是像水电一样,正在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必需品”,联想的目标,就是成为这个智能时代的“筑路者”和“赋能者”,和大家一起搭建通往未来的桥梁。
他首先谈到了联想的“家底”和核心优势,很多人可能还觉得联想就是一家卖电脑的公司,但杨元庆解释说,联想早已超越了这一步,他把联想的业务比作三棵茁壮成长的大树,第一棵是“智能设备”大树,这依然是联想非常坚实的根基,不仅仅是个人电脑,还包括工作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种各样的智能办公解决方案,他特别提到,联想的电脑不仅要性能强大、可靠耐用,更要变得“更懂你”,能够主动适应不同人的使用习惯,成为每个人个性化的智能伙伴。
第二棵大树,他称之为“智能基础设施”,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杨元庆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未来的智能世界就像一座繁华的城市,需要强大的“钢筋水泥”作为支撑,这些“钢筋水泥”就是服务器、数据中心、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设备,联想正在全力构建这些看不见但至关重要的底层设施,确保数据能够被高效地计算、存储和传输,为上层各种各样的智能应用提供澎湃动力,他提到,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公司,都能像用电一样,方便地使用联想提供的算力资源,而不用自己费心去建一个昂贵的“发电厂”。

第三棵,也是他认为最具潜力的,是“方案服务”这棵大树,杨元庆强调,光有强大的设备和基础设施还不够,关键是要让技术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联想正在从一个硬件提供商,转变为一个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他举了几个生动的例子:在智能制造工厂里,联想的方案可以帮助企业用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控生产线,自动检测产品质量,预测设备什么时候需要维修,从而大大提升效率和良品率,在智慧教育领域,联想的方案能整合硬件、软件和内容,为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智慧零售店,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店主更精准地了解顾客喜好,优化商品陈列和库存,杨元庆说,联想的工程师和专家团队,正在深入各行各业,像“医生”一样,为企业“把脉问诊”,然后开出最适合的“技术药方”。
谈完了这三块核心业务,杨元庆把话题引向了更宏大的图景——“人工智能”,他说,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概念,它正在重塑一切,联想未来的所有创新,都将围绕人工智能展开,他提出了一个叫做“普惠算力”的概念,意思是让算力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人人都能用得上、用得起,联想正在努力降低人工智能技术的门槛,不仅仅是面向顶尖的科技公司,也要让中小型企业、甚至个人开发者,都能便捷地利用人工智能来创新。

他特别提到了“端-边-云-网”智能融合的趋势,杨元庆解释说,智能不仅仅发生在遥远的云端数据中心,它更像一个协同作战的体系:你手中的设备(端)负责采集信息和与人交互;附近的边缘计算节点(边)负责快速处理一些紧急的、本地的任务,比如自动驾驶汽车的实时决策;庞大的云端则负责复杂的模型训练和海量数据存储;而高速网络(网)则将这三者无缝连接起来,联想独特的优势在于,它在这四个层面都有深入的布局和产品,能够提供一体化的、高效的智能解决方案。
杨元庆回到了“共筑”这个关键词上,他坦言,打造智能未来这样一个宏伟的工程,单靠联想一家公司是绝对无法完成的,它需要与广泛的合作伙伴、开发者、客户乃至整个社会携手同行,联想希望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就像搭建一个巨大的“乐高乐园”,提供各种标准化的、高质量的“积木块”(也就是他们的硬件、软件和平台服务),然后邀请无数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发挥创意,共同建造出千姿百态的智能应用“建筑”。
他总结道,联想的科技创新战略,归根结底是以客户为中心,用务实的态度和领先的技术,去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他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开放共赢的合作,联想能够与所有人一道,一步一个脚印,共同书写智能未来的新篇章,让智能化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