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直接开始。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正开着十几个网页查资料,同时挂着微信和QQ聊天,后台还运行着音乐播放器,这时候你想赶紧打开Word写点东西,或者用Photoshop修张图,结果鼠标指针突然变成了一个彩色的小圈圈,转啊转,整个屏幕就像冻住了一样,点击任何地方都没反应,过了好几秒钟甚至更久,才猛地一下恢复,有时候还会直接弹出一个“程序未响应”的提示框,这种卡顿和延迟,尤其是在你急着要完成工作的时候,真的会让人非常烦躁,恨不得把电脑给砸了。
很多时候,你会把这种卡顿归咎于电脑的CPU不够快,或者觉得是用了好几年的旧笔记本该淘汰了,但其实,一个经常被忽略却又能在花费不多的情况下带来立竿见影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你的内存不够用了,你可以把电脑的内存想象成你办公桌的桌面,而硬盘(无论是传统的机械硬盘还是SSD固态硬盘)就是你桌子的抽屉,CPU,也就是处理器,就是你自己,负责处理所有任务。
当你运行一个程序,比如打开浏览器,系统就会把浏览器需要用到的核心文件从“抽屉”(硬盘)里拿出来,摆放到“桌面”(内存)上,这样你(CPU)处理起来就非常快,因为伸手就能拿到,你每打开一个新的网页、一个新的聊天窗口、一个新的文档,就相当于又在桌面上多摊开了一本书或一份文件,如果你的桌面足够大(内存充足),你同时摊开很多资料,依然可以轻松地在它们之间切换,工作效率很高。
但问题是,大多数普通笔记本,尤其是几年前买的或者一些入门级的型号,标配的内存往往只有8GB,甚至还有4GB的,现在随着软件和网页越来越复杂,8GB内存对于多任务处理来说,其实已经非常拮据了,当你同时打开的软件和网页越来越多,“桌面”很快就被占满了,这时候,系统为了不崩溃,就会玩一个“魔术”:它会把“桌面”上一些你暂时没看、但也没关闭的“文件”(比如你最小化到后台的浏览器标签页或文档),悄悄地挪到“抽屉”(硬盘)里去,给当前你正在操作的程序腾地方,这个过程叫做“内存交换”。
麻烦就出在这个“挪动”的过程上,你的“桌面”(内存)速度极快,而“抽屉”(硬盘)哪怕是速度比机械硬盘快很多的SSD,跟内存相比也慢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当你突然想切换回那个被挪到“抽屉”里的程序时,比如你想点开后台的浏览器看刚才的网页,系统就得赶紧停下手中的活儿,手忙脚乱地把那个程序的数据再从慢吞吞的“抽屉”里搬回“桌面”上,这个搬运过程就需要时间,而你看到的现象就是——电脑卡住了,鼠标转圈,一切操作都停滞了,直到数据搬运完毕。
加装一根内存条,本质就是把你那张小小的“办公桌”换成一个超大号的豪华办公桌,比如从8GB升级到16GB或者更大,这样一来,你同时打开再多的程序、浏览器开再多的标签页,也几乎不可能把这么大的“桌面”占满,所有你正在用的和后台挂着的程序,都能舒舒服服地待在速度飞快的“桌面”上,随时等待你的召唤,你切换程序,就像在宽敞的桌面上把一份文件拉到面前一样,瞬间完成,再也没有了那种令人抓狂的卡顿和延迟。
具体到你的体验上,加装内存条之后,你会立刻感觉到:
加装内存条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电脑升级方案之一,相比于更换整个电脑或者升级CPU、显卡这些复杂且昂贵的选择,买一根内存条花费不多,而且安装过程对于大多数笔记本来说也并不复杂(如果你完全不懂,建议找专业人士操作),你只需要搞清楚你笔记本现在用的内存型号(比如是DDR4还是DDR3)、频率是多少,以及主板上是否还有空余的插槽,然后买一根同规格的插上去就行。
如果你的笔记本在多任务操作时频繁出现卡顿、延迟,明明CPU占用率不高却依然感觉慢,那么十有八九是内存容量瓶颈了,花小几百块钱加一根内存条,很可能就能让你的老笔记本重获新生,体验上产生“飞跃”般的提升,真正告别那种让人心烦意乱的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