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AMD锐龙处理器里自带的显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核显,很多人买电脑,特别是笔记本或者追求性价比的台式机时,经常会听到“核显够用吗?”这样的问题,AMD的核显这些年进步神速,早就不是当年只能看看高清视频的“弱鸡”了,甚至能让你在1080p分辨率下畅玩不少主流游戏,这份“核显天梯图”的解读,就是帮你理清头绪,看看你手头或者心仪的处理器,它的图形性能到底处在哪个水平线上。
咱们得明白AMD锐龙核显的命名规则,这样看天梯图才不会晕,AMD的核显通常叫Radeon Graphics,但前面会带着一个数字,比如Radeon 780M、Radeon 760M,或者是更早的 Vega 8、Vega 11,数字越大,通常意味着性能越强,但最关键的是要看处理器的代数,比如锐龙7000系列、锐龙8000系列搭载的核显,和之前的5000系列、4000系列相比,那是跨时代的飞跃。
好了,那我们现在就把这个天梯图从低到高捋一捋。

在最基础的层级,我们能看到一些比较老的型号,比如锐龙3000系列APU(像锐龙3 3200G)里的Vega 8核显,或者一些低功耗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像锐龙3 5300U)里的核显,这些核显的性能定位非常明确:满足日常办公、上网课、追剧、视频通话等需求,完全没有问题,它们能流畅播放4K视频,但对于游戏来说,可能就只能在720p分辨率、低画质下尝试一些像《英雄联盟》、《CS:GO》这样对硬件要求不高的网游了,这个级别是入门之选,胜在价格实惠,功耗低。
往上走一层,我们就来到了一个非常热门且性能提升明显的区间,这里的主角是AMD锐龙7000系列台式机处理器(非X后缀的,比如锐龙5 7600)搭载的Radeon Graphics,虽然它的规格不算顶级,但得益于全新的RDNA 2架构(这是和当年索尼PS5、微软Xbox Series X同代的图形架构),其图形性能相比老旧的Vega架构有了质的飞跃,它已经可以比较从容地应对1080p分辨率下的很多网络游戏了,甚至在一些像《守望先锋》、《原神》这样的游戏中,开到中低画质也能获得不错的流畅体验,对于不打算单独购买独立显卡的普通游戏玩家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福音,相当于免费送你一块能玩游戏的亮机卡。

再往上,就是目前消费级AMD锐龙处理器的核显性能巅峰了,这个王座属于锐龙7040系列移动处理器(比如锐龙7 7840HS)和最新的锐龙8000系列处理器(比如锐龙7 8700G)所搭载的Radeon 780M核显,这颗核显同样基于先进的RDNA 3架构,拥有更多的计算单元和更高的运行频率,它的性能有多强呢?简单说,它已经能够通吃绝大多数主流网游,并且在1080p中高画质下获得极高的帧率,更让人惊喜的是,它甚至能挑战一些3A大作,赛博朋克2077》、《荒野大镖客2》等,你需要适当降低分辨率和画质设置,但实现“能玩”流畅”是完全可能的,Radeon 780M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核显的认知,它让高性能轻薄本和迷你主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游戏能力。
为什么AMD的核显能在近几年实现如此巨大的升级呢?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首先是架构的彻底革新,从Vega到RDNA 2,再到RDNA 3,每一代新架构都带来了显著的能效比和性能提升,其次是对高速内存的支持,核显的性能非常依赖内存速度,新一代锐龙处理器支持更高频率的DDR5内存,这就像给核显修了一条更宽阔的高速公路,让数据跑得更快,图形性能自然水涨船高,最后是制造工艺的进步,更精细的制程让芯片能在更小的面积里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时,塞进更强大的图形核心。
当你再看“AMD锐龙核显天梯图”时,心里就应该有谱了,它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将就”的部件,而是根据型号不同,能提供从“满足日常”到“畅玩主流游戏”的多样化选择,对于大多数不需要极致游戏画面的用户来说,一颗强大的锐龙核显,完全可以让你省下购买独立显卡的钱,让整机更省电、更小巧、更安静,下次在选择电脑时,不妨多关注一下处理器的核显型号,它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