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最近有没有这种感觉:工作学习一整天,脑子嗡嗡响,手机刷到麻木,想找个方式放空一下,却又觉得干啥都提不起劲?打游戏吧,太紧张;看剧吧,又觉得有点被动,这时候,你需要一点“不动脑子”又能随心所欲的创意玩法,别划走,我说的就是这个——《粘土模拟器中文版》,它可能正好能治你的“现代疲劳综合症”。
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块虚拟的、五颜六色的粘土,它不像现实中的橡皮泥会弄脏手,也不会变干变硬,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用手(鼠标)去“揉捏”它,对,就这么简单,没有任务,没有分数,没有“Game Over”的压力,打开游戏,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团最原始的材料,接下来的一切,都由你主宰。

你可以干嘛?太多了!
第一阶段:纯粹的解压破坏。 心情有点烦躁?把它当成你的情绪宣泄口,选择那个最大号的压扁工具,对准那坨圆滚滚的粘土,狠狠按下去!看着它瞬间变成一张大饼,边缘不规则地裂开,那种瞬间的、直接的反馈,超级爽快,或者,换成切割工具,像切蛋糕一样把它大卸八块,看着碎块弹跳、飞散,心里那股莫名的堵,好像也跟着散开了,这感觉,有点像捏泡泡纸,但视觉效果和可操作性强了十倍不止。

第二阶段:创造与“翻车”的乐趣。 情绪发泄完了,进入心流状态,可以试试“创造”点啥,想捏个可爱的小猫?先用拉拽工具拉出耳朵和尾巴,再用平滑工具把表面弄得光溜溜的,但说实话,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你会发现事情并不简单,你以为拉出来的是猫耳朵,结果可能像个歪歪扭扭的兔子耳朵,或者干脆就是个奇形怪状的犄角,但这恰恰是乐趣所在!因为没有“标准答案”,你捏出来的任何东西,哪怕是“四不像”,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看着自己创造的“抽象派艺术”,你可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这种无伤大雅的“翻车”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放松。
第三阶段:探索物理引擎的恶趣味。 这个游戏的物理引擎其实相当有趣,你可以给粘土设置不同的物理属性,比如把它变成像果冻一样Q弹,然后你就能看到,你捏出来的那个歪歪扭扭的小人,会软趴趴地左右摇晃,甚至一碰就“瘫”成一团,非常滑稽,或者,你可以生成好几个不同颜色的粘土团,让它们互相碰撞、挤压、融合,变成一种新的、混色的物质,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趣味性,像在看一场安静的、由你导演的微观默剧。
它为什么能解压?
因为它剥离了所有外界强加给我们的“目标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KPI、Deadline和各种规则的世界里,大脑时刻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而《粘土模拟器》反其道而行,它提供的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你没有必须要完成的事,你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着那团粘土发呆,这种彻底的“掌控感”和“零压力”,让紧绷的神经能真正松弛下来,它不像那些大型游戏需要你全神贯注,你可以一边听着播客、放着背景音乐,一边漫无目的地捏捏搓搓,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背景式休闲。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简单、直接、不需要任何门槛的放松方式,别再犹豫了。《粘土模拟器中文版》就像是一个随时可以打开的数字化沙盘,或者一个永远不会脏乱的创意角落,点开它,随便选个你喜欢的颜色,是把它捏成大师级雕塑,还是仅仅把它压扁、拉长、揉碎,全都你说了算,这种纯粹由你掌控的、轻松解压的创意玩法,不值得你花几分钟试试看吗?说不定,这团小小的虚拟粘土,就能帮你把一天的疲惫都揉碎在里面,换来片刻真正的心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