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性母女因隐瞒行程、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已被公安机关依法立案调查,等待她们的将是法律的严厉审判。具体分析如下:事件经过:这对母女在4月5日凌晨,通过使用内蒙古身份证、拔掉手机数据卡谎称“手机无法使用”等手段,规避了上海车站的“绿码”、“行程卡”等一系列检查,登...
阳性母女因隐瞒行程、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已被公安机关依法立案调查,等待她们的将是法律的严厉审判。具体分析如下:
事件经过:这对母女在4月5日凌晨,通过使用内蒙古身份证、拔掉手机数据卡谎称“手机无法使用”等手段,规避了上海车站的“绿码”、“行程卡”等一系列检查,登上开往杭州的列车。抵达杭州后,她们填写虚假信息申请杭州健康码并顺利出站。在人流密集的车站和商场,已被确诊为核酸阳性的女儿未规范佩戴口罩,多次摘下。最终,在咖啡馆打开手机时被防疫人员察觉。两人在杭州来福士逗留7小时,导致2000多人被迫滞留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仍需居家隔离)。
行为性质:
隐瞒行程:母女二人使用非本人身份证件、拔掉手机卡、填写虚假健康码信息,刻意规避疫情防控检查,属于隐瞒行程、伪造信息的违法行为。
违反防疫规定:在已被确诊为核酸阳性的情况下,未规范佩戴口罩,多次在人流密集场所摘下口罩,增加了病毒传播风险。
造成严重后果:其行为导致2000多人被迫滞留、检测,并引发社会恐慌,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母女二人因隐瞒行程、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已被公安机关依法立案调查,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审判。
社会影响:
增加防疫成本:母女二人的行为导致大量人员滞留、检测,增加了防疫人员的工作负担和社会的防疫成本。
破坏社会信任: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此类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对疫情防控措施的信任,影响了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引发公众愤怒:网友普遍认为母女二人的行为“必须重判”,体现了公众对违反防疫规定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事件启示:
加强全国绿码实时联网:应实现全国绿码实时联网,打通全国防疫数据库,杜绝手写通行码和脱离联网监控的私自授权放行行为。
提高公众防疫意识:需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防疫规定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严厉打击,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全社会都在为了能够尽快扑灭疫情而努力,有人多日奋战在抗疫一线,有人服从安排集中隔离,每一个人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就当大家即将看到胜利的曙光时,总是能蹦出几个跳梁小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上了热搜的事件:有一对母女在疫情防控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刻意隐瞒行程,从上海一路“闯关”来到了杭州,最令人愤怒的是确诊阳性。丑再次让疫情防控压力再次加大。

这对母女在人工窗口买了凌晨4点左右,从上海到杭州的票。到了杭州后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备,直接就开始逛商场,逛超市,在杭州乘坐地铁时,还谎称自己没带手机,保证没有去过高风险地区。公开的视频资料里显示,女儿在逛商场时并没有戴好口罩。
对母女反常的举动,给杭州的疫情防控办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她们从高风险地区来杭州后没有报备,第一时间就去逛各大商场,当疫情防控人员找到她们时,她们竟然还笑了,一点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因涉案两人活动范围广,且涉及的华联、万象城、来福士、地铁等公共场所人流量巨大,对于杭州部分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在沪杭两地采取严格疫情防范措施的情况下,二人必然是刻意隐瞒了一些真实情况,才能从上海一路闯关来到杭州,并且乘坐地铁经过杭州的繁华区域,最后进入商场。她们以没有健康码为由,避开了验码环节,但签署了承诺书,不过,显然她们的“承诺”并不真实,这也是认定她们是否存在“刻意隐瞒”情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成年人了,完全清楚疫情扩散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正常情况下都会将自己的行程如实汇报出来,而该母女二人却选择刻意隐瞒行程,既然选择了隐瞒行程,那么此时人的心理应该是尽量选择少去公共场合,以免被发现,而该母女二人的活动轨迹表明她俩仿佛就怕别人看不到自己,有悖常理。
需要付法律责任。
2022年4月6日,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消息,4月5日,宁某某、党某某母女俩从省外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杭,接受防疫工作人员调查期间刻意隐瞒行程,造成社会面传播风险,已被上城区公安分局依法立案调查。
根据《刑法》第114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母女俩其中一人已经确诊,如果她们明知自身已经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是出于报复社会等主观故意,恶意向不特定多数人传播病毒,后果严重、情节恶劣的,将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她们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