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上海人民共同努力下,上海疫情稳中向好、得到有效控制,当前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正继续咬紧社会面清零目标不放松,攻坚拔点,巩固扩大防控成果,一鼓作气实现社会面清零。具体内容如下:一、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上海...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上海人民共同努力下,上海疫情稳中向好、得到有效控制,当前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正继续咬紧社会面清零目标不放松,攻坚拔点,巩固扩大防控成果,一鼓作气实现社会面清零。具体内容如下:
一、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上海疫情特点与防控难度:上海人口多、老龄化程度深,此次疫情规模大,奥密克戎传播快、隐匿性强,防控工作极其艰巨复杂。“动态清零”的必要性:
上海疫情防控事关250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容不得有丝毫闪失。一旦疫情管控放松,结局就是病毒广泛传播,大量重症出现,反过来挤兑医疗系统。
加快“动态清零”,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是最大的保护。
“动态清零”的实践与成效:
一个多月来,上海把推动“动态清零”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以全员筛查为突破口,实施核酸 + 抗原检测模式,从社会面累计筛查出阳性感染者39.9万例;以“转运”为中心,推动“四应四尽”,隔离控制传染源;以“管理”为重点,优化社区管控,阻断传播链条;以“拔钉子”为抓手,对疫情较重街镇进行集中攻坚。
截至5月2日,上海单日新增病例从2.7万的峰值降到6000例以下,有效传播指数(实时再生数)Rt值从2.27下降到0.67,近2/3的感染者已经治愈出院。
专家对“动态清零”的评价: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的核心内涵是快速发现疫情,快速采取一系列措施阻断疫情持续性的社区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动态清零”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是中国防控疫情的制胜“法宝”。
二、坚决守牢并不断扩大防控成果核酸检测服务优化:为方便市民核酸检测,28辆移动核酸采样车在上海青浦陆续投入使用,开进企业为员工提供服务,助力企业复产复工。常态化核酸采样点正加快出现在上海街头巷尾,6月30日前将免费为市民检测。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
新增感染者日趋减少,出院和解除隔离人数持续增加,防范区面积和人口继续扩大,方舱医院出现空余床位。
4月30日,上海市嘉荷新苑方舱正式关闭,这是上海首个投入使用,也是第一个关闭的市级方舱医院。截至5月2日,国展中心方舱累计出院患者已超10万人,“已连续4天入舱人数少于出舱”。
5月1日,奉贤、金山、崇明、青浦、松江和普陀符合社会面基本清零标准,做好“三区”管控同时,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截至5月3日,上海共设防范区56699个,涉及人口数1547多万人,已有超过半数人员处于防范区。
医疗救治进展: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突击队”,与医院的ICU团队“湘”“沪”合作,攻克重症“堡垒”。复工复产情况:截至5月2日,上海已累计发放“复工证”5851张,发放“通行证”87766张。上海市防控办制定实施方案,继续从严从紧抓好应急性处置,分区分级实施差异化防控,重点开展十大攻坚行动,力争尽快实现上海社会面动态清零。三、打好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全国支援上海:

从全国调集238万管核酸检测力量和有关防控物资、抽调22个省份3万余名医务人员和重症专家,军队派出了5000多人医疗队,全面支持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江苏先后派出1.4万余医护人员驰援上海,上海临港方舱医院部分区域由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方舱分队)负责。
截至4月27日,上海已接收兄弟省市援助的生活物资29177吨,医疗物资411万件。
上海人民齐心协力:
上海2500万市民在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下,合力抗击疫情。来自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党政办的张麒主动承担社区代配药工作,至今已累计为居民代配药近600份。
上海全市向社区报到的党员达到71.9万名,大量的党员被编入相关区、街镇和村居工作队伍。抗疫关键时刻,从党员到志愿者,从机关干部到居村书记,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市上下一心筑牢防疫大坝。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上海人民齐心协力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定能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坚定执行: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把推动“动态清零”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体现在防控工作的各个方面。面对人口多、老龄化程度深、疫情规模大以及奥密克戎传播快、隐匿性强等复杂情况,上海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这是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注脚,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全员筛查:以全员筛查为突破口,实施核酸+抗原检测模式,从社会面累计筛查出阳性感染者39.9万例,及时把传染源从社区里捞出来。
“转运”与“管理”:以“转运”为中心,刻不容缓推动“四应四尽”,隔离控制传染源;以“管理”为重点,优化社区管控,严格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闭环管理,阻断传播链条。
“拔钉子”攻坚:以“拔钉子”为抓手,对疫情较重57个街镇进行集中攻坚。
防控成果的逐步显现:
疫情数据向好:截至5月2日,上海从单日新增病例从2.7万的峰值降到6000例以下,有效传播指数(实时再生数)Rt值从2.27下降到0.67,近2/3的感染者已经治愈出院。
方舱医院情况:4月30日,由瑞金医院保障的上海市嘉荷新苑方舱正式关闭,这是上海首个投入使用,也是第一个关闭的市级方舱医院。国展中心方舱是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截至5月2日,累计从该方舱出院的患者已超10万人,“已连续4天入舱人数少于出舱”。
社会面基本清零:5月1日,奉贤、金山、崇明、青浦、松江和普陀符合社会面基本清零标准,做好“三区”管控同时,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截至5月3日,上海共设防范区56699个,涉及人口数1547多万人,从绝对数量上看,已有超过半数人员处于防范区。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海疫情以来,从全国调集238万管核酸检测力量和有关防控物资、抽调22个省份3万余名医务人员和重症专家,军队派出了5000多人医疗队,全面支持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江苏先后派出1.4万余医护人员驰援上海。除了医疗援助,各地还积极向上海捐赠物资,截至4月27日,上海已接收兄弟省市援助的生活物资29177吨,医疗物资411万件。上海人民的共同努力:上海2500万市民在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下,拧成一股绳,合力抗击疫情。上海全市向社区报到的党员达到71.9万名,大量的党员被编入相关区、街镇和村居工作队伍。抗疫的关键时刻,从党员到志愿者,从机关干部到居村书记,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市上下一心筑牢防疫大坝。例如来自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党政办的张麒,主动承担起了社区的代配药工作,至今已累计为居民代配药近6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