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玩《三国志14手机版》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看着自己城里一堆武力值90多的猛将,砍瓜切菜一样收拾敌军,心里那叫一个爽,可一回头,自家地盘上好几个城池冒着黑烟,军粮像漏了一样往下掉,钱也越来越少,瞬间就头疼了,这时候你就该明白了,光有能打的武将可不行,还得有会管家的文臣,这就跟一个家一样,武将是那个在外面拼命赚钱的顶梁柱,而文臣就是家里精打细算、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贤内助,缺了谁,这个家都转不顺畅。
先说说文臣有多重要吧,你可能觉得内政就是点点按钮,建几个市场、农田就完事了,但这里面门道可深了,你占领了一个新城池,地盘是大了,可里面百废待兴,这时候,你把诸葛亮、荀彧、张昭这样内政值超高的文臣派过去当太守,效果立竿见影,他们好像有魔法,同样的金钱和时间,他们就能让市场产出更多金币,让农田收获更多粮草,更重要的是,他们管理的区域不容易出现“贼寇”或者“灾害”,让你能安心地在前线打仗,不用老是担心后院起火,你想想,你正和曹操的主力在官渡对峙,关键时刻,后方告诉你没粮了或者暴乱了,你是不是得吐血三升?一个顶级的文臣,能给你提供一个无比稳固的大后方,这才是你争霸天下的坚实根基。
那武将就只是打架的吗?当然不是,厉害的武将,你得会用,比如吕布,武力天下第一,你让他去守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城,那就是最大的浪费,他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就得用在最关键的战斗中,去撕开敌人的防线,或者直接拿下对方的君主,但光有尖刀还不够,你还需要像关羽、张辽这样既能打又有点统帅能力的“帅才”,让他们带领一支部队,攻守兼备,武将的“个性”和“战法”才是这款游戏的灵魂,比如张飞的个性“猛者”,容易让敌方武将受伤甚至俘虏,这就是打破僵局的神技,你得仔细研究每个武将的独特之处,而不是只看武力值一个数字。

真正的策略乐趣,就在于“搭配”,这可不是简单地把数值高的文臣武将扔到一起就行了,而是像玩拼图一样,要讲究契合度。
第一种搭配,是“前线作战兵团”的搭配。 你不能只派一个光杆司令出去,一个理想的战斗小队,应该有一个高统帅的主将,比如赵云,来提升整个部队的攻防能力;配上一个高武力的副将,比如马超,负责在单挑和攻击中输出巨额伤害;如果再能带上一名拥有恢复、强化或控制类战法的军师,比如徐庶,那这个队伍的生存和作战能力就会产生质变,他们互相补充,形成一个能打能抗的有机整体。

第二种搭配,是“后方核心区域”的搭配。 把你最重要的城池,比如你的都城,交给一个超强文臣当太守,比如刘璋手下的法正,把其他内政能力不错的文臣,比如蒋琬、费祎,分配到这个城的各个区域担任官職,你会发现,他们之间会产生“协力”效果,内政效果大幅提升,这个城很快就会变成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粮宝库。
第三种搭配,是“人事任命的艺术”。 有些武将和文臣之间有“绊”,也就是亲密关系,比如你把关羽和周仓放在同一个城里,哪怕周仓能力一般,他也会因为和关羽的“绊”而工作效率更高,相反,如果你把两个互相讨厌的武将,比如魏延和杨仪硬凑在一起,他们不仅没有加成,还可能降低效率,甚至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看人下菜碟,知人善任,才是合格的主公。
玩到后期,你会发现自己不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将军,而是一个真正的势力主宰,你需要运筹帷幄:今年是应该优先开发农业以备大战,还是多建市场购买兵装?是把诸葛亮留在后方保证发展,还是带上前线利用他的神算战法?是要和孙权联盟先灭掉强大的曹操,还是趁机偷袭孙权的空虚城池?
这种时时刻刻需要权衡、抉择的快感,三国志14手机版》最核心的策略乐趣,它让你体会到,征服天下不仅仅靠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靠内政厅里的运筹帷幄,靠的是你对麾下文武百官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别再只盯着武力值了,好好看看你手下的那些文臣谋士吧,他们才是你霸业背后的无名英雄,这种当一家之主、一国君主的感觉,你难道真的不想深入试试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