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电源属于多个板块,涵盖基金重仓、创业板、股权激励、深成500、预亏预减、预盈预增、锂电池、石墨烯、创业成份、特斯拉、超级电容、4G概念、燃料电池、浙江以及电子元件等板块。
基金重仓板块:表明南都电源受到众多基金机构的青睐,这些基金将其作为重要的投资标的,反映出市场专业投资力量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也从侧面体现了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潜力。
创业板板块:意味着南都电源是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南都电源身处其中,显示出其具有创新活力和成长潜力。
锂电池板块:这是南都电源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锂电池作为当前重要的能源存储和动力来源,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南都电源在锂电池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使其在该板块占据重要地位。
石墨烯板块: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在能源、电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南都电源涉足石墨烯板块,可能是在探索将石墨烯材料应用于其产品中,以提升产品性能和竞争力。
特斯拉板块:特斯拉是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和能源公司,南都电源与特斯拉板块相关联,可能是其产品或技术与特斯拉的业务存在某种联系,比如为特斯拉的供应链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
浙江板块:说明南都电源的注册地或主要运营地在浙江,浙江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创新氛围,为南都电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电子元件板块:电子元件是电子设备的基础组成部分,南都电源作为电子元件板块的一员,其产品可能包括各种电子元件,为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南都电源董事长朱保义表示,公司储能业务在手订单饱满,海外市占率居国内行业龙头地位,未来3-5年业务增速有望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一、当前业务表现:订单饱满,海外主导订单结构:目前南都电源在手订单以海外市场为主,占比约70%,合作方包括法国电力、意大利电力、美国能源公司等国际大型发电集团。市场地位:海外储能市场占有率在国内企业中位居首位,项目周期长(海外订单交付周期约9个月,国内约4个月),客户稳定性强。项目案例:
美国德克萨斯州130MWh风电+储能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磷酸铁锂电芯,通过机柜预装降低现场成本。
2023年3月中标意大利国家电力集团597.88MWh锂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含美国Stampede、Frence Post光伏储能及意大利La Casella电网服务项目),实现欧美市场突破。
意大利La Casella项目并网后将成为该国规模最大的锂电储能项目之一,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
二、转型与战略聚焦:从铅酸到储能的闭环布局转型历程:
2019年朱保义任总经理后,剥离铅酸两轮动力业务(如转让南都华宇、长兴控股权),集中资源发展储能。

形成“电芯-系统集成-运维”产业链闭环,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全场景。
未来规划:
业务占比:2023年储能销售占比达50%,“十四五”末有望超80%。
产能目标:2023年底锂电产能达10GWh,锂回收处理能力年底扩至6万吨(首期2.5万吨已投产,满足自用并对外销售)。
场景拓展:除工业储能、新型电力储能外,培育民用储能(工商业、家庭户用、移动换电车等)。
三、行业趋势与竞争策略:爆发期下的多维竞争市场爆发:
国内储能市场已进入爆发期,但原材料价格高企导致一、二季度投资不达预期;海外市场(欧洲、北美)增速更快,中东、非洲因风光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政策推动:国家发改委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2030年全面市场化;多地“十四五”规划目标合计40GW。

竞争格局:
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竞争围绕产品、场景、技术、运维及产业一体化能力展开。
南都电源优势:海外客户积累、全场景覆盖、产业一体化(如锂回收降低成本)。
四、技术积累与成本优化:研发驱动产业一体化研发投入:
研发团队聚焦应用与基础研发,分布北京、杭州;国家认可实验室(1997年成立,行业首家CNAS资质)上线LIMS系统,提升数据分析效率。
成本管控:
锂回收项目满足自用需求并对外销售,2023年计划回收碳酸锂2000-3000吨,年底处理能力扩至6万吨,支撑新增产线原材料需求。
五、未来战略:内部“三化”与外部聚焦内部管理:推进年轻化、专业化、IT化,提升组织效率。外部发展:聚焦储能主业,通过产业一体化优化管理、供应链及运维成本,增强全球竞争力。
朱保义强调,南都电源将紧抓储能市场爆发机遇,以技术、场景、产业链闭环为核心,力争成为全球储能领域领军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