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失败不能比胜利更欢乐?你玩赛车游戏,一个漂移失误撞上护栏,可能只会懊恼地拍大腿;你在格斗游戏里被对手一套连招带走,多半会不爽地撇撇嘴,但在《Wheelie Challenge》(翘轮挑战)这个游戏里,失败才是真正的“正餐”,而胜利,反而像是一道平淡的配菜,它的魔性设定,能让你在一次次脸着地的摔跤中,笑得直不起腰,根本忍不住不笑场。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你操控的不是什么流线型的超级跑车,而是一辆造型有点滑稽的摩托车,车上坐着一个看起来不太聪明、肢体僵硬的骑手,你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按住屏幕让摩托车翘起前轮,单靠后轮行驶——也就是玩“wheelie”——并尽可能持久地保持这个姿势,跑得更远。
听起来是不是挺酷?但游戏的真实体验和“酷”这个字几乎不沾边,从你第一次按下屏幕那一刻起,喜剧的帷幕就拉开了,那个骑手会以一种非常夸张、极其不自然的姿势猛地向后一仰,摩托车的前轮瞬间翘得老高,整个车子几乎要垂直立起来,这时,你的任务变成了微妙的平衡艺术:按得太久,骑手会带着一种“我是谁?我在哪儿?”的茫然表情,整个人连同摩托车不可逆转地向后翻倒,四脚朝天摔在地上,动作笨拙得像第一次学翻身的婴儿,而如果你按的时间不够,或者因为路面一个小小的颠簸,前轮又会“哐当”一下砸回地面,骑手会被惯性狠狠地甩出去,在空中旋转360度然后脸先着地。

关键就在于这失败的物理引擎和角色动画,它们被刻意设计得极其夸张和滑稽,骑手摔跤的姿势千奇百怪,几乎没有一次重样,有时他会像一块破布一样软绵绵地瘫在路上;有时他会像炮弹一样发射出去,一头栽进路边的草丛;有时他甚至会在空中莫名其妙地转体好几周,最后以一个体操运动员都自愧不如的诡异姿势落地,摩托车也摔得很有“灵魂”,零件似乎随时都要散架,在地上弹跳翻滚,发出叮铃哐啷的声响。
这种失败,毫无真实赛车游戏的挫败感,反而充满了卡通式的幽默,你根本来不及生气,因为眼前的一幕实在太搞笑了,每一次失败,游戏并不会用冰冷的“Game Over”来打击你,而是用那个蠢萌骑手的狼狈模样来逗乐你,你会迫不及待地点击“再来一次”,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有多高超,而是想看看下一次,这个倒霉蛋又会以何种令人捧腹的方式扑街。
更魔性的是游戏中的各种关卡设定,你以为只是在平坦的公路上翘轮子?太天真了,开发者把这条路变成了一个“魔鬼游乐场”,路上会突然出现横穿马路的奶牛,慢悠悠的,你必须在保持平衡的同时侧身躲过,稍有不慎就是人仰“牛”翻(虽然牛可能没事),路面上会有突然出现的减速带,让你的摩托车像跳跳车一样弹起,破坏你那本就岌岌可危的平衡,还有各种斜坡,成功飞过去能获得加分,但判断失误就会让你摔得更加惨烈,这些不确定的障碍物,大大增加了失败的戏剧性和偶然性,也让每一次成功的躲避都伴随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窃喜。
游戏的角色和车辆自定义系统也充满了恶趣味,你可以用赚来的金币解锁各种奇形怪状的骑手和摩托车,有的骑手胖得像球,有的瘦得像竹竿;摩托车可能是生锈的老古董,也可能是装着火箭推进器的怪异改装车,这些不同的组合不仅影响手感,更影响了摔跤的视觉效果,试想,一个超级肥胖的骑手骑着一辆迷你小摩托,在他后翻摔倒时,那画面该有多么“沉重”的喜剧感,这种无厘头的自定义选项,让你在“作死”的道路上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也让笑料更加丰富。
《Wheelie Challenge》的精髓根本就不在于“赢”,当你终于能够稳定地翘轮行驶很长一段距离,平稳地到达终点时,那种成就感反而有点索然无味,这个游戏真正的快乐源泉,就藏在那些一次次离谱的、意想不到的、滑稽透顶的失败瞬间里,它把“搞砸了”这件事,变成了一场欢快的庆典,它似乎在告诉你:别那么严肃,人生嘛,就像这个骑手骑车,摔倒了没关系,姿势好看难看无所谓,重要的是,你和你屏幕前的朋友,能为此开怀大笑,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你明明在不停地失败,嘴角却一直上扬,根本忍不住不笑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