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出现气溶胶传播导致多人阳性,四地发现最新变异株BF.7北京近日在门头沟区的直航入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出现了气溶胶传播导致的多人阳性事件。初步研判显示,此次传播主要考虑通风和排水因素造成。北京气溶胶传播事件:事件概述:截至10月8日16时,门头沟区已经...
北京出现气溶胶传播导致多人阳性,四地发现最新变异株BF.7
北京近日在门头沟区的直航入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出现了气溶胶传播导致的多人阳性事件。初步研判显示,此次传播主要考虑通风和排水因素造成。
北京气溶胶传播事件:
事件概述:截至10月8日16时,门头沟区已经连续116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等,但在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出现了多例阳性感染者。

阳性病例情况:自9月28日以来,共检测病例3例,均为在同一楼进行集中隔离健康观察的入境人员,且后续又有3名解离人员在外区社会面核酸筛查中阳性。
传播方式:经专家综合研判,初步认为是通过气溶胶传播,排除人为因素,主要考虑通风和排水因素造成。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发现了新变异株BF.7,这一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扩散性及逃逸性。
新变异株BF.7的发现:

山东烟台:10月4日以来,烟台市本轮本土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10例,主要为省外返烟人员及其关联人员,病毒基因测序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F.7。
呼和浩特市:本轮疫情首例确诊病例属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F.7进化分支。
乌兰浩特市:累计发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属于奥密克戎BF.7进化分支。
韶关市:此轮疫情主要有两条传播链,分别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F.7进化分支和BA.5.1.7在传播。

BF.7变异株的特点:
强传染力与扩散性:BF.7进化分支较其它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力和扩散性,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
免疫逃逸能力:BF.7可能是目前为止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变异株,防控难度较以往成倍增加。
症状表现:感染后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热、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与新冠奥密克戎早期亚型变异株感染后的症状类似。
防控建议:
针对气溶胶传播,应加强通风和排水系统的管理,确保隔离场所的环境安全。对于新变异株BF.7的防控,应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和溯源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传播。公众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以上信息基于当前疫情数据和专家研判,防控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