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本轮疫情总体形势严峻复杂,处于多点、面广、频发的发展阶段,部分地区疫情上升速度较快,但疫情防控总策略和总方针有效。本轮疫情波及27个省份,主要因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隐匿性强,导致多点、多省、多起疫情同时发生。本轮疫情总体形势:境外输入压力增大:受全...
我国本轮疫情总体形势严峻复杂,处于多点、面广、频发的发展阶段,部分地区疫情上升速度较快,但疫情防控总策略和总方针有效。本轮疫情波及27个省份,主要因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隐匿性强,导致多点、多省、多起疫情同时发生。
本轮疫情总体形势:
境外输入压力增大:受全球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高位流行,导致我国境外输入压力不断增大。
本土聚集性疫情特点: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3月1日至13日,本土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已超过10000例,波及全国27个省份。
部分地区疫情发展:近期吉林、上海、广东等地疫情还在发展中,部分地区疫情上升速度较快,而内蒙古疫情则处于收尾阶段。
防控策略与方针的有效性:专家综合研判认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总体来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是完全有效的。但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隐匿性强的特点要求防控措施更早、更快、更严、更实。

本轮疫情波及27个省份的原因: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性: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隐匿性强,症状比较轻,发现比较困难。这使得在第一时间发现最早的病例变得更加困难,从而造成了多点、多个省、多起疫情同时发生的情况。
多点、多省、多起疫情同时发生: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上述特性,导致疫情在多个省份同时爆发,形成了广泛的传播链。
国家应对措施:
组派国家工作组:针对近期疫情形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迅速组派国家工作组,赴多个省份指导疫情处置工作。

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国家工作组会同当地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势,研究疫情防控措施。
每日开展督查检查:国家工作组每日开展督查检查,及时提出问题和建议,督促地方整改落实。
抗原检测的相关信息:
抗原检测的定义与应用:抗原检测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检测方式,有利于做到早发现,提高监测预警灵敏度。针对奥密克戎传播特点,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居民可自行购买检测。
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的关系:抗原检测尽管敏感性不如核酸,但在病毒浓度比较高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是可以检出来的。抗原检测结果不能替代核酸结果,但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

抗原检测的意义:抗原检测速度快且便捷,感染者发现得越早,病毒传播得就越少,采取防控措施的速度就越快,最终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实现“动态清零”。
近期,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引爆了南京新一轮疫情。从7月20日至29日,南京市猛增171例本土病例。另据官方统计,病毒已经蔓延至全国7省15市,其中,湖南张家界因受南京疫情波及,成为疫情传播的“第二中心”。
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的态势下,南京疫情的暴发和外溢,对全国防疫制造了不小的难题和变数。与此同时,此次疫情究竟如何“破防”,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追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面对局部地区的疫情反弹,从政府到公众应当如何应对?在阻断疫情传播的同时,如何尽量减少对经济发展、民众生活的冲击?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无论是机场、口岸还是码头、边境,都是疫情防控的前哨阵地。面对全球重新开放、外来输入性感染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这些前哨阵地的责任可谓重大。此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均曾发生工作人员的感染事件,这就要求这些重要场所实行更为严格、专业的管理模式。然而,禄口机场在管理方面的种种低级错误和麻痹松懈,却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后果。由此也证明,疫情防控具有环环相扣的特性,一个环节失守,将会导致连锁反应,使更多人的努力归零。
可见,疫情防控常态化并非一句空话,而是要求每一个关口都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大局意识。防疫不能光做表面功夫,而是需要重视每一个细节,相关方案该细化要细化,该完善要完善。只有每个关口都强化守土有责的理念,落实科学防控的行动,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一方面,各种防控措施势必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此前一些地区对疫情过度反应,动辄采取“一刀切”的管控,甚至滥用“战时状态”等措施,曾引发社会的普遍诟病。随着防疫工作步入常态化,更是要求尽可能减少社会成本的支出,需要强调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从这个意义而言,南京的一些防控措施,或许有着防止“矫枉过正”的良好初衷,并不能一概否定。然而另一方面,随着病毒变异、疫情传播等危险因素的进一步升级,精准防疫的措施本身也必须经得起现实的检测,需要与时俱进、科学调整,才能真正守护公众的安全感。也正因此,在疫情防控和民生经济之间,在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之间,如何寻求更为合理的平衡,不仅考验着南京,也考验着更多地方政府的智慧。
可以相信,经过各方努力,此次南京疫情终将平息。更为重要的是,疫情不仅是一次危机考验,也提供了宝贵的检讨和反思机会。期待全社会能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常态防控、精准防控的质量和效能。如此,才能牢牢守住每一道防线,最终赢得抗疫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