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延迟救治事件调查和问责情况的通报
针对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延迟救治问题,顺义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已成立调查组,并完成了全过程调查。现将调查和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调查情况
宋某新,男,1990年11月出生,北京市怀柔区人,租住在顺义区南彩镇。2022年5月11日凌晨3点38分,宋某新因胸痛呼叫120。3点41分,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南彩值班车组接到任务单。车组医生刘某云在3点44分联系宋某新,告知因处于疫情防控管控区,需做二级防护才能进入。此后,刘某云多次尝试联系区医院发热门诊,均因占线未能成功。4点03分,护士张某迎联系宋某新女友,了解病情。4点17分,刘某云请示急救分中心副主任后,车组开始迅速穿戴防护装备。4点25分,值班车组出发,并于4点32分到达现场,发现宋某新躺于路边,立即进行急救措施。4点37分,车组出发前往区医院,途中继续急救。4点46分到达区医院急诊科,4点47分送入抢救室,持续抢救至7点24分,宋某新临床死亡,初步诊断为猝死。
二、存在问题
(一)值班车组问题
未及时出车:刘某云在收到任务单后,未能在第一时间内出车,而是先联系确定接诊医院。病情研判有误:刘某云通过电话询问后,主观认为宋某新病情不危急,未与急诊科联系。未指导自救:未按照《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要求指导宋某新及其女友进行自救。
(二)顺义120急救分中心问题
岗前培训工作不到位:刘某云转岗后未接受岗前培训。未按要求报告相关情况:未按照《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信息报告管理规定》要求履行上报程序。

(三)顺义区医院问题
对顺义120急救分中心管理不到位:未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职责。善后处理不当:未给予高度重视,未及时向区卫生健康委报告,与家属沟通主动性不强。
(四)顺义区卫生健康委问题
对顺义区医院监督管理不严格:急救工作监督管理指导不到位,善后处置监督不到位。未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将此事件作为普通医疗纠纷处理,未按规定及时主动向上级报告。
三、处理情况
根据调查情况,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如下处理:
顺义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王新兵给予党内警告处分。顺义区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跃华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顺义120急救分中心主任赵雪田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政务撤职处分。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南彩值班车组医生刘晓云给予开除处理。

事件反思与整改
此次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严重,教训深刻。顺义区医疗卫生系统将以此为戒,全面整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院前急救服务体系,规范开展业务培训,优化急救服务流程,强化院前院内衔接,努力提升急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注:以上图片为示意性插入,实际图片内容与事件相关,用于辅助说明情况。)
截至2022年6月15日20时,北京市共有高风险0个,中风险地区4个: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吕家营村(新)、朝阳区崔各庄乡京旺家园第二社区、朝阳区平房乡姚家园东社区、朝阳区平房乡姚家园西社区。
2022年6月15日北京风险等级调整通报
截至2022年6月14日24时,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朝阳区1地调整风险等级如下: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吕家营村近14天累计报告4例本土确诊病例,即日起由低风险地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北京进京防疫最新政策

1、进返京人员须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
2、14日内有1例以上(含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
3、14日内有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非必须不进(返)京。在京人员非必须不前往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市、区、旗)。
4、严格控制在京举办全国性会议、培训等活动。确需举办的,坚持“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主办单位要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制定专门防疫方案,严防涉疫风险人员参加,举办期间实行闭环管理,人员不得外出。承办活动的各类酒店、宾馆,要严格落实扫码登记、体温检测要求,不得接待涉疫风险人员。
5、抵京前或抵京后12小时内利用“京心相助”向所在社区(酒店、单位、村)等报备。
6、抵京24小时后、72小时内开展1次核酸检测。
7、返京后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提倡单位要求职工返岗前48小时内加做1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之前采取居家办公。
以上内容参考: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通报风险等级调整 全市共有中风险地区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