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庆猴痘病例感染原因是一名29岁的中国籍销售于2022年9月2日至8日访问德国期间,于9月2日在柏林发生男男性行为(MSM),随后前往西班牙,并于9月14日返回中国重庆市后确诊。感染过程与传播途径:该病例在德国柏林期间通过男男性行为(MSM)接触猴痘病毒,...
重庆猴痘病例感染原因是一名29岁的中国籍销售于2022年9月2日至8日访问德国期间,于9月2日在柏林发生男男性行为(MSM),随后前往西班牙,并于9月14日返回中国重庆市后确诊。
感染过程与传播途径:该病例在德国柏林期间通过男男性行为(MSM)接触猴痘病毒,属于性接触传播的高风险行为。猴痘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皮肤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MSM群体因行为特征更易暴露于病毒环境。病例时间线与扩散风险:患者于9月14日返回重庆,此前9月6日香港已发现输入病例,表明猴痘可能通过国际旅行在多地扩散。结合儿童病例的存在,说明病毒传播不局限于性接触,皮肤密切接触(如家庭接触)同样可能引发感染。防控挑战与建议:在新冠疫情未完全遏制的情况下,猴痘的输入和扩散进一步增加了公共卫生压力。需加强入境检疫、高危行为宣传教育,并完善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避免病毒在社区形成传播链。
重庆此次疫情的感染来源尚不明确。具体分析如下:

3月12日0-12时,重庆高新区新增的3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学生,且所有感染者均为同班、同宿舍或同楼栋的学生。经疫情同步筛查,这3名学生在发病前14天均未离开过重庆,未发现与国内高、中风险区或重点地区返渝人员的直接接触史。
重庆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夏宇指出,目前感染来源仍在调查中,尚未明确具体传播链条。可能的原因包括:

隐匿传播风险:病毒可能通过未被发现的密切接触者或环境传播,例如共同使用的公共设施、聚集性活动等。无症状感染者:早期未被检测出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成为传染源,导致疫情在校园内扩散。病毒变异或新输入:尽管未发现直接境外输入关联,但病毒可能通过其他隐匿途径传入。
针对离渝政策,重庆当地居民离开本地无需携带48小时核酸证明,仅需接受体温检测并出示渝康码(行程码)。但国内高、中风险区及所在城市和重点地区的来渝返渝人员需及时报备,并配合健康管理措施。
此次疫情提醒公众,即使无明确外出史,仍需保持警惕,遵守防疫规定,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及时接种疫苗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