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武汉最近爆发了一次比较严重的疫情,很多人都已经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尤其是中老年人,并且有很多例聚集性疫情感染。那么什么是聚集性病例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什么是聚集性病例疾控专家权威解释: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
我们都知道,武汉最近爆发了一次比较严重的疫情,很多人都已经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尤其是中老年人,并且有很多例聚集性疫情感染。那么什么是聚集性病例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什么是聚集性病例
疾控专家权威解释: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且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不聚会、不扎堆!请再小心点,做好防护!
怎么避免聚集性病例
在全国各地都在为预防新型肺炎病毒扩散的大背景下,大家应当避免串门,聚餐,聚会,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闲逛。搞好卫生和室内通风,特别是饮食卫生。做到公共场所戴口罩和勤洗手,用后的废弃口罩不乱扔。
各地要求,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公众集会、大型会议(包括商人大会、乡贤会)、文艺演出、年俗活动等公众集聚活动一律取消;餐饮单位不得举办超过100人的聚会、聚餐活动,街道、社区禁止提供居民集体聚餐活动场所,相关单位做好消费者的解释引导工作。
各地要求各镇(区、园、街道)、辖区食安委各相关成员单位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群众对疫情的防控防护意识,不举办、不参加各类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加强引导劝阻,及时发现和劝导举办者、承办者取消各类农家宴活动;加强对属地民间厨师的规范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承接各类农家宴。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非常时期,情感表达方式也当应时而变。不走亲访友,不聚会、不聚餐,有利于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此时不聚,也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相聚。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法
1.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请做好个人防护。
2.戴口罩,正确戴口罩。首选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N95),建议购买正规企业的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保证密闭性。
3.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者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4.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5.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6.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案板和刀具要分开,做饭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7.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避免食用野生动物。
8.近期去过武汉的居民朋友们,密切关注健康状况。近期有武汉等地旅行史的市民应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般需要观察两周时间,观察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参加各种聚会。
9.有症状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呼吸感染症状,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前往医院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医院就诊时应佩戴口罩,并主动告知医生发病前是否有前往武汉等地旅行史,及周围人员中是否有类似病例。
10.建议您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及防控进展,不信谣、不传谣。
相关新闻
1月27日,据青岛卫健委消息,今晨,当地又确诊3例病例。被确诊的3人为同一家庭成员,为青岛市首起家庭聚集性病例。截至27日10时许,青岛已确诊13例新冠肺炎病例。
1月27日,据央视新闻,安徽省已发生聚集性疫情情况。安徽省卫健委通报,疫情防控形式严峻,不排除社区传播的风险,已成立专家组跟踪70名确诊患者,每人都有不少于2名专家进行固定联系,根据病情变化接受相关诊疗。
截至1月24日24时,广东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78例,其中重症病例15例,危重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出院病例2例。累计发现聚集性疫情14起,13起为家庭聚集,1起为工作同事聚集。

昨日(3月2日0—24时)全国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4例,涉及13个省份,具体分布及防控情况如下:
一、病例分布与传播链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集中在广东(28例)、内蒙古(7例)、湖北(4例)、吉林(3例)、上海(3例)等13个省份。其中,广东深圳市报告23例,主要与境外输入关联的跨境货物运输、社区传播链有关;东莞市5例涉及企业聚集性疫情。内蒙古呼和浩特市6例、包头市1例,与前期疫情的社区传播相关。湖北武汉市4例、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3例、上海普陀区3例,均存在局部聚集性特征。广西防城港市2例(含2例无症状转确诊)、天津滨海新区1例、河北邯郸市1例等,多为边境地区或输入性风险点。
二、重点地区防控措施
深圳市因疫情升级,自3月2日起要求乘坐地铁需出示粤康码“绿码”及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加强跨境货车司机、口岸工作人员等高风险岗位的闭环管理。呼和浩特市持续推进全员核酸检测,武汉市对重点区域实施封控管理,延边州加强边境口岸防控。国家卫健委已派出工作组赴广东、内蒙古等地指导处置。
三、疫情特点与风险
当前疫情呈现多地散发、局部聚集特征,传播链涉及境外输入、边境口岸、跨区域流动等环节。部分省份如广东、内蒙古面临春节后人员返程与复工复产双重压力,社区传播风险仍存。无新增死亡病例,说明医疗救治能力稳定,但需警惕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的潜在风险(如广西2例)。
四、公众防护建议
建议公众密切关注属地疫情动态,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坚持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符合条件者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行程。
广东卫健委通报,11月27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79例(广州199例,深圳54例,珠海6例,汕头4例,佛山23例,韶关6例,河源3例,惠州15例,江门12例,阳江3例,湛江34例,茂名5例,肇庆7例,清远6例,潮州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761例(广州7166例,深圳72例,珠海12例,汕头5例,佛山222例,韶关1例,河源15例,梅州2例,惠州33例,汕尾1例,东莞109例,中山63例,江门14例,湛江14例,肇庆8例,清远12例,潮州1例,揭阳11例);另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968例(广州930例,韶关1例,东莞33例,清远4例)。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1例(广州8例,深圳12例,佛山1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8例(广州9例,深圳7例,珠海1例,佛山5例,东莞6例);另有3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广州1例,珠海1例,东莞1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