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青岛发生了一起医院聚集性新冠疫情感染事件,多名密切接触者被感染。本事情引发了国人广泛关注,经过专家组论证后查出了传染源和疫情传播链,证实为市胸科医院不规范操作使普通病患与新冠患者共用CT室引发的聚集性感染事件。
事件梳理
在港口例行检测中,两名装卸工人被发现感染新冠病毒,为无症状感染者,送往市胸科医院诊治。过程中,两人离开隔离病房前往CT室,由于防护消毒不到位,致使CT室被感染,次日使用CT机的普通病人被感染,回去病房后进一步传播到了科室和病房。被感染者中包括医护人员、普通病人等。
病毒初步传播后,医院快速发现并上报,及时采取措施阻止了疫情进一步扩散。据官方通报,暂未发现社区型感染,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事件责任
青岛等沿海港口城市承接了疫情期间对外贸易的货物吞吐,检疫防疫责任重大,港口检疫部门及时发现了员工感染情况并送医,是尽职尽责的,守好了疫情防输入关口,给予了后方充足准备时间。
市胸科医院为疫情定点医院,理应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有关规定,对确诊患者、无症状感染者都要严格看护,不得随意离开隔离区,有关设备都应专用专设,就算有外出需求也应做好消毒程序。可惜,有些医院随着国内疫情的长期稳定而起了懈怠之心,管理放松、程序不当,才造成了此等纰漏。
除了医院本身问题之外,当地主管部门也有责任,划定定点医院下指标后,未实地检查、督促、关注医院的设备问题,没有考虑医院仅有两台CT机情况下是否存在困难,以至于没做好协调工作。
事件教训
虽事发突然,但得益于预案完善、各方处置得当,疫情实际影响在可控范围内。除了追责,这更给我们敲醒了警钟,各地医院、港口要加强疫情防控、及时展开自检自查,纠正自己错误,尽量避免再一次的疏忽,将疫情阻挡在国门之外。
青岛疫情不是第二波疫情爆发。以下是针对大众最关心的5个问题的权威专家解答:
青岛疫情的源头是否来自医院?
答案:目前发现的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与市胸科医院高度关联,但具体源头尚需进一步调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吴安华指出,尽管不希望发生与医院有关的事情,但如果最后证实与胸科医院有关系,这将聚焦了来源,但仍需从病人的安置、管理、配合,陪护的配合,医务人员的防护等方面找原因。同时,也要考虑天气变冷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医务人员与外围接触的可能性。
青岛疫情与境外输入是否有关?
答案:吴安华教授推测,本次青岛疫情的病例可能属于输入继发病例,因为青岛市胸科医院有收治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的区域。但具体是否有关,还需进一步调查。
青岛疫情,是否表明我国疫情出现反弹?
答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指出,这肯定不是中国的第二波疫情。如果青岛疫情算是的话,那应该是第六波、第七波疫情了。从绥芬河开始、到舒兰、北京新发地、乌鲁木齐、大连等地,任何的局部没有控制住,都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疫情。但此次青岛疫情相比于前几次来说,属于小规模的,特殊的地方在于出现在医院。曾光强调,如果中国坚持目前防控政策,是不会出现第二波疫情的。
国庆到过青岛的游客该怎么做?
答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提醒,心里发慌说明社会、公众有高度警惕性,这对防控疾病是一个很好的正面的要素,但也无需过度恐慌。游客需要关注青岛市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如果有一个严格框定,更有利于外地游客回去以后关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到过青岛的游客回去以后,在两周内要关注自己的健康。
如何应对青岛近期新发确诊病例情况?
答案:曾光介绍,目前中国的防控措施做的非常到位,但对于零散病例的发生,我们要警惕起来,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对境外尤其是对流行新冠病毒的国家来的人,都要严格隔离和核酸检测,一点也不能松懈。像此次青岛疫情,隐藏在人群中的新冠病毒携带者犹如火种,任何一个病例都可能导致感染人数迅速蔓延扩大。在经济恢复、旅游回暖的情况下出现疫情更要提高警惕,遏制病原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