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下辖的县区包括15个县、5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其中定州市为省直管试点),其中雄县、容城、安新三县由雄安新区托管。具体县区分类如下:
一、15个县雄县:位于保定东部,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现由雄安新区托管,重点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容城县:同样由雄安新区托管,是雄安新区启动区所在地,承担着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功能。安新县:作为雄安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白洋淀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与绿色产业。定兴县:位于保定北部,农业基础扎实,工业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主。高阳县:以纺织产业闻名,是全国知名的毛巾生产基地,纺织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较高。望都县:农业特色突出,辣椒种植与加工产业发达,素有“辣椒之乡”之称。曲阳县:石雕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石雕之乡,石雕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涞源县:地处保定西北部,矿产资源丰富,同时拥有白石山等自然景观,旅游业逐步兴起。其他7县:包括博野县、蠡县、顺平县、唐县、阜平县、涞水县、易县。其中,阜平县为革命老区,涞水县依托野三坡景区发展生态旅游,易县有清西陵等历史遗迹。二、5个区
包括竞秀区、莲池区、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是保定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化水平较高。
三、代管4个县级市
定州市(省直管试点)、涿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其中,安国市以中药产业闻名,涿州市靠近北京,承接部分首都功能疏解。
说明: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虽属保定行政区划,但实际管理权已划归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等方面由新区统一部署。其他县区则保持原有管理体制,经济、社会事务由保定市统筹。
河北省作为中国华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县域行政区划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发展意义。截至2023年,河北省共辖136个县级行政区(不含市辖区),具体构成如下:
一、县级行政类型详解
县级市(21个)
如迁安市(唐山)、平泉市(承德)、辛集市(省直辖)等,这类县域普遍具备较强的工业或商贸基础,部分已实现"撤县设市"的转型升级。
县(102个)
涵盖正定县(石家庄)、蔚县(张家口)等传统农业大县,以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自治县(共6个),反映河北多民族聚居特色。
自治县(6个)

包括大厂回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等,主要分布在承德、张家口地区,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特殊功能区(7个)
如雄县、容城、安新组成的雄安新区核心三县,承担国家级新区建设使命。
二、历史沿革特征
明代"北直隶"时期已形成县域雏形
1980年代邯郸、邢台等地区撤地设市带动县域调整
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引发新一轮区划优化

三、县域经济地理特点
环首都县域群
三河、香河等14县直接毗邻北京,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前沿地带。
平原产粮大县
石家庄周边赵县、栾城等县域贡献全省60%以上粮食产量。
燕山-太行山区县
阜平、涞源等山区县正通过生态旅游实现绿色发展转型。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部分经济强县(如固安、永清)正酝酿撤县设区,未来县域数量可能动态调整。当前136个县级单位的完整名录可通过河北省民政厅官网查询最新行政区划代码表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