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上海这个城市停下来,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国际货轮,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吴凡说,全部的上海市民应该有大局观。
吴凡,女,汉族,江苏盐城人,1968年11月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幼与儿少卫生学博士,无党派人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成员。
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
吴凡曾得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医务(卫生)管理科研创新奖、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
2020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其“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上海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2022年4月1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73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5146例。其中114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200例确诊病例和24548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不断出现阳性感染者的原因
上海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介绍,小区封控期间,不断出现阳性感染者有三个原因。
一是筛查数据有一定延时。核酸筛查工作量很大,检完后如果发现有阳性混管,还要单采单检复核,对检出的阳性人员,要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准确的相关医学信息、个人信息,同时还要完成上报审核等工作。
二是存在家庭聚集性传播。造成本轮疫情的毒株是奥密克戎BA.2变异株,具有隐匿性强、传播快的特点,潜伏期大多为3~5天。家庭内传播是当前主要的传播途径。一般来说,家庭内发现1名感染者时,往往其他家庭成员可能已被感染,但尚处在潜伏期内,会在后续的筛查中被陆续检出。
三是在全域静态管理阶段,虽然居民“足不出户”,但仍有很多物资在流通。如果存在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不排除接触后造成感染。
5月6日早上10:00,上海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记者招待会,上海市委常委会、副市长吴清,市商务委负责人顾军,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主任赵丹丹,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陶爱莲详细介绍上海疫情最新情况。
新品发布会通告:5月5日,上海市新增加245例新冠肺炎本土诊断患者和4024例本土没有症状的感染者。245例本土诊断病案中,64例在闭环控制防护管理中发觉,181例为没有症状的感染者原发型诊断病案。4024例本土没有症状的感染者中,4001例在闭环控制防护管理中发觉,23例在有关风险性工作人员筛查中发觉。在23例呈阳性感染者中,6例在关键群体筛查中发觉、5例在监管区筛查中发觉、11例在预防区筛查中发觉、1例在积极病毒检测中发觉。
截止到5月5日24时,在医保定点医院接纳医治的超重型病人526例、危重症型95例。5月5日,新增加本土死亡病例12例,平均年龄为84.08岁。12位病人均合拼有明显的漫性基础疾病及其肿瘤,包含肝癌伴迁移、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率失常、重度高血压、脑梗塞及并发症、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患者、肾病综合症等。12例死亡病例中,有1例曾注射过新冠疫苗,其他均未注射新冠疫苗。身亡的根本原因为末期恶性肿瘤或基础疾病。
截止到5月6日9时:此次疫情我市已总计清查到在沪密切触碰者748239人,均已贯彻落实监管。吴清详细介绍,这轮疫情产生至今,本市坚持不懈“动态性清零”指导方针不摇摆不定,贯彻落实“四应四尽”规定,采用果断坚决对策,竭尽全力推动清零行动。现阶段,本市疫情防控局势稳中向好、疫情获得合理操纵。
3月1日至5月5日,我市共汇报本土诊断病案55131例、没有症状的感染者542293例,总计597424例,清查钩体748239人,均在监管中;同期共汇报海外键入病案632例,没有症状的感染者239例,总计871例。
自4月22日至今,我市疫情汇报呈阳性感染者总数持续两个星期展现下降趋势,即时再生数(Rt)持续十多天保持在1下列,呈阳性诊断率逐渐降低,核酸筛查验出感染者前不久已降到5000人之内,且绝大多数在封控区和防护群体中,现阶段疫情小区散播风险性获得合理抵制。又一个区嘉定区做到社会发展面基本上清零规范,我市总计7县市和上海浦东一部分街镇社会发展面基本上清零。
可是,单天新增加呈阳性感染者总数减幅较小,社会发展面仍有呈阳性感染者汇报,存有疫情反跳的风险性。重污染区域、关键群体、关键阶段防治每日任务仍然严峻,还必须推进推动清零行动“十大行为”:对焦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建筑施工、敬老院等关键场地和派送收寄等关键群体,进行“拔点清面”行为。
切实加强离沪管理方法,正常情况下不必要离不了沪,对须经离沪的,严苛检查核酸和抗原体检验证实、身心健康码“绿码”等,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地区核实,立即推送核实信息内容,进行防外流行为;夯实所在地和领域主管机构防治义务,严格从严从细从实贯彻落实各类防控措施,进行义务夯实行为。
大家将坚定信念,贯彻落实疫情防控的工作任务,全力以赴完成社会发展面清零。在这儿,大家由衷的感谢整体群众的了解、相互配合、适用。大家将牢牢地借助整体群众,同心合力一同抵御疫情,全力以赴打胜这一场硬战大仗。
上海新增本土245例确诊和4024例无症状;美股大幅下跌,道指狂泻逾1000点
上海疫情情况: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4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024例,这一数据表明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相关部门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核酸检测、实施严格的隔离管控等,以尽快遏制疫情扩散。
美股市场表现:美股上演大幅下跌,投资者经历了自2020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天。具体来看: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道指):收盘下跌1063点,收于32997.97点,跌幅达到3.12%。这一跌幅创下了自2020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显示出市场情绪极为悲观。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指):暴跌4.99%,收于12317.69点,同样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纳指的跌幅也创下了自2020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反映出市场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

标普500指数:下跌3.56%,收于4146.87点,为今年第二糟糕的交易日。标普500指数的下跌也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明星科技股领跌:在美股大幅下跌的背景下,明星科技股等高估值成长股成为领跌的板块。具体个股表现如下:
Meta(元宇宙概念股):下跌6.8%,从昨日所创一个月高位回落。
亚马逊:下跌7.6%,创下自2020年5月初以来的最低价位。
奈飞:下跌7.7%,逼近上周所创的2017年底以来的低位。
苹果:下跌5.6%。
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均下跌超过4.4%。
特斯拉:下跌超过8%,均至一周低位。
热门中概股跟随下跌:在美股整体下跌的态势下,热门中概股也未能幸免。具体中概股表现如下:
中概ETF KWEB:下跌7%。
CQQQ:下跌5.6%。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下跌7.7%。
纳斯达克100四只成份股中的京东、拼多多、百度和网易:分别下跌6%、超过11%、近6%和近6%。

美国国债市场和美元指数的波动:
美国国债市场:周三的涨势在周四出现戏剧性逆转。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至3%以上,达到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变化反映出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
美元指数:重回二十年新高,盘中最高涨1.3%至103.04,刷新2002年12月以来高位。美元指数的上涨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避险需求。
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变化:尽管美联储在周三一如预期地将基准利率上调了50个基点,并表示将从6月份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但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加息的预期却发生了变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表示没有积极考虑将利率上调75个基点,但眼下市场再次消化加息75点的预期。美国利率期货价格和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均显示,美联储6月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较高。
综上所述,上海疫情的新增病例数仍处高位,而美股市场则经历了大幅下跌,明星科技股和热门中概股均领跌。此外,美国国债市场和美元指数的波动也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未来,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美联储的政策走向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上海在2022年5月6日的真实情况概述:
上海在2022年5月6日正经历着疫情防控的持续阶段,天气逐渐升温,为防疫工作带来了额外的挑战。以下是当天上海真实情况的几个关键点:
天气状况:天气晴朗,气温上升较快,这对于需要穿着厚重隔离服的防疫工作人员来说,无疑增加了工作的艰苦性。他们不仅需要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还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疫情数据:新增确诊病例245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024例,总数在5000例以下。尽管数据有所下降,但考虑到上海庞大的人口基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了缓解方舱医院的压力,部分病例的治疗可能较为仓促,导致复阳情况的出现。
防控政策:上海的防控政策已经细化到了楼栋层面,而非整个小区。这种精细化的防控措施在方便居民的同时,也增加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难度。居民需要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减少不必要的出门和聚集活动。
生活影响:疫情改变了上海居民的生活方式。从环球旅行到国内旅行,再到小区、宅家行,人们的生活轨迹被极大地压缩。周末原本是放松和社交的好时光,但现在却只能宅在家里。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给居民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政策反思: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一些政策也引发了居民的反思和讨论。例如,出门需要靠证、规定时间、限制消费金额和可选项等措施,虽然是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但在老龄化严重的今天,这些政策的合理性和人性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未来展望: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上海和全国的居民都在期待着疫情早日结束的那一天。当听到疫情结束的消息时,大家可以一起举杯庆祝,共同迎接新的生活。同时,也要致敬这座城市善良的2500万市民,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上海在2022年5月6日正面临着疫情防控的持续挑战。尽管形势严峻,但居民们仍在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共同期待着疫情早日结束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