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3日0时至8月9日24时,广东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涉及全省多个地市,疫情呈现区域特征变化。新增病例与分布全省新增1387例本地病例,病例分布如下:佛山1212例(占比87%),仍为疫情主疫区,...
2025年8月3日0时至8月9日24时,广东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涉及全省多个地市,疫情呈现区域特征变化。
新增病例与分布
全省新增1387例本地病例,病例分布如下:
佛山1212例(占比87%),仍为疫情主疫区,但占比从98%降至87%,疫情分布趋于分散。
广州103例(持续增长,22→65→103),成为全省唯一连续增长城市。

湛江39例(爆发),粤西地区出现新的传播风险点。
清远6例,深圳、珠海各5例,中山4例,惠州3例,韶关、东莞各2例,汕头、江门、阳江、潮州、揭阳、云浮各1例。
粤东、粤北地区首次报告病例,显示疫情周边有扩散。
总体趋势分析
新增病例下降:本周新增病例较前一周下降52%,创疫情以来最大单周降幅,防控措施初见成效。

增长城市减少:全省21个地市中,仅4市(广州、珠海、湛江、清远)出现增长,其余地市病例数下降或持平。
病情整体较轻:重症和死亡病例继续保持零报告,患者症状普遍较轻。
主疫区占比下降:佛山病例占比从98%降至87%,疫情分布从集中转向分散,其他地市病例数相对增加。
区域特征变化
珠三角地区(除广州外)普遍下降:深圳、珠海、中山、惠州、东莞等地病例数减少,防控效果显现。

广州持续增长:病例数从22例增至103例,成为全省唯一连续增长城市,需重点关注。
湛江爆发:新增39例,粤西地区出现新的传播风险点,需加强防控措施。
粤东、粤北首次报告病例:汕头、潮州、揭阳、云浮等地首次报告病例,显示疫情向周边地区扩散,需警惕进一步传播。
当前广东非病例集中区域可谨慎前往旅游,佛山及周边建议暂缓行程。
2025年7月20日至26日,广东省新增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主要集中在佛山,广州、中山等11市有散发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或死亡病例,整体可控。以下是具体分析和建议:
风险评估与区域选择:佛山病例占比超98%,建议不要前往;广州、中山等病例较少地区可谨慎出行,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做好防蚊措施: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无人际传播。出行时要携带含避蚊胺的驱蚊剂、穿长袖衣物,住宿选择有蚊帐或空调的场所,避免在清晨、傍晚蚊虫活跃时段外出。合理规划行程:优先选择开阔自然景区,如韶关丹霞山、肇庆七星岩,避开佛山等病例集中地以及潮湿低洼区域,这些地方是蚊虫孳生地。加强健康监测:旅途中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并暂停行程。其他注意事项:出行前查询“广东疾控”最新疫情分布,避免前往新增病例区域;随身携带常用药品,记录当地疾控中心电话,如广东省疾控局电话为020 - 844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