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首例确诊老太隐瞒行程致疫情扩散,被刑拘
扬州市公安部门已对毛某宁(女,64岁,居住地为南京江宁区禄口街道)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
隐瞒行程详情:2021年7月21日上午,毛某宁擅自离开已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南京居住地来到扬州。在7月21日至27日期间,她未主动向社区报告南京旅居史,并频繁活动于扬州市区多处人员高度密集的饭店、商店、诊所、棋牌室、农贸市场等场所。这些行为导致新冠肺炎疫情在扬州市区扩散蔓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违反防控措施:毛某宁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未按防控措施要求向所在社区报告,隐瞒了自己的行程。在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对其调查时,她拒绝说出来扬之后的行程,并拒绝执行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这些行为引起了按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扩散传播。
疫情扩散后果:由于毛某宁的隐瞒行程和违反防控措施,扬州市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近百例确诊病例。其中,多数患者为中老年人,已公布详情的54例病例中,60岁以上有39例,甚至有87岁的高龄老人。这些病例中,有40余例曾在棋牌室打牌,很多病例都曾到四季园菜场买菜。菜场、棋牌室等环境密闭、人流密集的场所,一旦防护不到位,风险极高,成为了病毒“中转站”。
封控管理升级:为了应对疫情扩散,扬州市紧急部署了防控举措。自7月28日起,扬州主城区范围内的娱乐场所、室内文化体育场所、培训机构、托育机构、室内宗教场所、洗浴中心等一律暂停开放。从8月3日零时起,扬州主城区对除封闭小区(自然村)外的所有小区(自然村)实施了升级封控管理措施。截至目前,扬州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29个。通过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已排查出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3235人,并已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甄别管理。
综上所述,毛某宁的隐瞒行程和违反防控措施行为导致了扬州市疫情的严重扩散,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负担。她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并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这也提醒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每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防控措施,主动报告行程和健康状况,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河南警方通报11起涉疫防控违法犯罪案
近日,河南警方集中通报了11起涉疫情防控违法犯罪案件,以维护疫情防控工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些案件涉及多人因不配合疫情防控检查、隐瞒疫情信息以及发布不实信息等行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一、不配合疫情防控检查被拘留
焦作孟州案例:8月4日,在焦作孟州市西虢镇全义防疫卡点,犯罪嫌疑人郭某琳、杨某怡(女)拒不配合接受检查,并对卡点民警进行辱骂、殴打,郭某琳甚至使用铁凳将民警左腿砸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已对两人以涉嫌袭警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郑州金水区案例:8月6日,郑州金水区居民李某在接受防疫人员检查时,与其发生口角并使用头盔对防疫人员实施殴打,致其多处受伤,后又使用管制刀具对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威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已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处500元罚款的处罚。焦作解放区案例:8月7日,焦作解放区王某滔在进入小区时,拒绝配合扫码、登记,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殴打。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已对王某滔以涉嫌妨害公务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济源市案例:8月7日,济源市郑某战在核酸检测点故意插队引发现场混乱,并在警务人员劝阻时殴打警务人员。公安机关已对郑某战以涉嫌妨害公务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二、隐瞒疫情信息被立案侦查
郑州第六人民医院陪护人员案例:8月4日,阮某林作为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陪护人员,在被确认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故意隐瞒其多次到附近网吧上网等事实,存在传播新冠肺炎病毒严重危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已对阮某林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
三、发布不实信息被处罚
焦作修武县案例:8月5日,张某艳在微信群里发布虚假信息称“焦作有确诊病例,不让公开,领导怕撤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已对其作出行政罚款500元的处罚。驻马店遂平县案例:8月5日,戈某阳虚构事实称自己接触了确诊者,并出现症状,引发公众恐慌。公安机关已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驻马店西平县案例:8月6日,王某虚构核酸检测点打架事实并转发至多个微信群,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已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安阳汤阴县案例:8月8日,周某娥在微信群中发布不实信息,给防疫工作带来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已对其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商丘睢县案例:8月8日,闫某然编造虚假信息称睢县河堤乡卫生院一名医生核酸检测为阳性,引发群众恐慌。公安机关已对其作出行政罚款500元的处罚。
总结: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配合各项防疫措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河南警方通报的这些案例警示我们,任何妨害疫情防控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近一周(3月9日-3月14日)疫情动态新闻舆情汇总如下:
杭州顺丰速运中转场聚集性疫情3月9日,浙江杭州新增1例确诊病例,系顺丰速运余杭中转场工作人员。截至3月10日22时,该中转场累计11名工作人员确诊,其中1例为发热就诊后确诊,其余10例均在管控范围内发现。余杭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提醒收到该中转场快递的人员报备并核酸检测。舆情关注点集中在物流环节疫情防控漏洞及快递传播风险,部分公众对快递安全性产生担忧。
山东德州划定高风险地区3月11日12时起,山东德州提艾斯科技有限公司(禹城市十里望镇禹王街北)被划定为高风险地区。此次调整依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评估,反映当地疫情形势严峻。舆情聚焦高风险地区管理措施及对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的影响,部分网民呼吁加强区域防控透明度。
英国研究:新冠病毒或致大脑萎缩英国牛津大学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通过对785名51-81岁对象两次脑部扫描(间隔平均141天)发现,401名感染者大脑灰质减少0.2%-2%,与嗅觉相关区域受损,且出现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研究指出,感染者大脑损伤程度可能超过自然衰老,但影响是否可逆需进一步验证。舆情热议病毒长期后遗症,部分公众对康复后健康风险表示焦虑。
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吉林单日新增超3000例据国家卫健委3月14日数据,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3507例,其中吉林3076例(吉林市2601例、长春市460例),山东106例,陕西53例,天津51例,广东48例。吉林成为本轮疫情最严重区域,山东、陕西等地病例数显著上升。舆情关注医疗资源调配、社区防控压力及跨区域传播风险,部分网民呼吁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西安确诊病例瞒报致十余人感染被立案3月14日,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通报,确诊病例姚某某3月5日与另一病例同处未央区某海鲜楼,明知存在轨迹交集却未主动报备,且在出现症状后自行服药并多次出入公共场所,导致十余人感染。姚某某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立案侦查。舆情强烈谴责瞒报行为,认为其严重破坏疫情防控秩序,呼吁加大法律惩处力度以儆效尤。
舆情总结:近一周疫情呈现“物流传播链暴露”“高风险地区划定”“病毒后遗症研究”“本土病例激增”“瞒报法律追责”五大特征。公众对物流安全、长期健康影响及法律责任关注度较高,需加强重点环节防控、科学传播及执法透明度。
压实责任是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的关键,需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建立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具体分析如下:
压实四方责任的重要性疫情防控需构建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缺一不可。责任不实会导致防控纰漏,甚至引发疫情传播。例如,本次疫情由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传播链条与旅行团相关,暴露出四方责任未压实的问题。
属地责任:重中之重,失误可能一失万无属地政府承担疫情防控的首要责任,需统筹辖区内资源,确保防控措施落地。本轮疫情中,甘肃省出现首例阳性人员后,疫情波及10余省,感染者多涉及跨地区旅游活动,说明旅游目的地属地责任未压实,存在防控漏洞,导致疫情扩散。属地责任若失守,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全国性传播风险。
部门责任:防控关键,缝隙可能导致阵地尽失部门(尤其是卫健部门)负责社会面疫情防控的统筹、协调与监督。例如,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卫健部门因履职不到位被追责,工作人员被免职并接受纪委监委调查。卫健部门需严格落实防控政策,若监管缺失或执行不力,将直接导致疫情传播,威胁公共安全。
单位责任:防控节点,松懈可能难成闭环单位是疫情防控网的节点,需“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例如,企业、学校等单位若未落实测温、扫码、隔离等措施,可能成为疫情传播的“中转站”。单位防控到位才能确保整个防控网节节相连,降低潜在风险。
个人责任:大堤“蚁穴”,漏洞可能堤溃于瞬个人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单元,需遵守防疫规定。例如,北京市昌平区确诊病例陈某林、刘某敏返京后出现症状仍外出就餐、聚集打麻将,被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侦查。个人责任不落实,不仅危害自身健康,更可能引发聚集性传播,需承担法律责任。
结论:四方责任需协同压实,属地强化统筹、部门严格监管、单位落实细节、个人遵守规定,才能构建无缝隙防控体系,守住疫情防控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