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主板,尤其是像Z390这种曾经的高端芯片组,确实让人头疼,一堆型号,价格从一千出头到四五千,它们到底差在哪?是不是最贵的就最好?今天我们就抛开那些难懂的术语,用最直白的方式,把Z390主板给你捋清楚,帮你找到最适合你钱包和需求的那一块。
你得明白Z390主板是干嘛的,它就像是给Intel第8代和第9代酷睿CPU(比如i5-8400、i7-9700K、i9-9900K)准备的“豪华大别墅”,它的核心价值就两点:第一,支持超频,你可以把带K的CPU性能再往上压榨一截;第二,原生支持高速的USB 3.1接口,芯片组本身的基础规格很高,如果你用的是不能超频的CPU,比如i5-9400F,那上Z390就有点浪费了,可以考虑更便宜的B365主板。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怎么给这些Z390主板排个队,也就是“天梯图”,你不用记复杂的参数,只需要看三个方面:供电、用料、附加功能,供电是灵魂,用料是根基,附加功能是锦上添花。
第一梯队:旗舰级(价格通常在2500元以上)

这个级别是给谁准备的?主要是那些追求极致超频的发烧友,或者就是要买最顶配的玩家,代表型号有华硕的ROG MAXIMUS XI系列(比如M11E、M11H)、技嘉的AORUS XTREME、微星的MEG Z390 GODLIKE。
它们强在哪?首先是供电系统极其夸张,十几相甚至二十相供电,用料都是最好的元器件,能保证像i9-9900K这种“电老虎”在超频到很高频率时,依然稳如泰山,散热做得非常到位,大块的金属散热装甲覆盖了主板的关键发热区域,有的甚至自带小风扇辅助散热,附加功能拉满:高端的音频芯片、万兆网卡+高速WiFi、大量的RGB灯效、各种方便超频的物理按钮和诊断灯,买这个级别,你买的不仅仅是性能,更是一种“信仰”和极致的体验。
第二梯队:高端主流级(价格通常在1500元 - 2500元)

这是最受欢迎、性价比最高的区间,也是大多数选择i7-9700K或i9-9900K(不追求极限超频)用户的甜蜜点,代表型号有华硕的ROG STRIX Z390-E/F/H、技嘉的Z390 AORUS PRO WIFI、微星的MPG Z390 GAMING PRO CARBON(暗黑)。
这个级别的主板,供电足够扎实,应付i9-9900K的常规超频完全没有问题,该有的散热装甲也都有,只是可能比旗舰级稍微简化一点,该有的功能也基本齐全:好的声卡、英特尔千兆网卡、WiFi、RGB灯效接口一个不少,可以说,这个级别在性能、功能和价格之间取得了绝佳的平衡,是“聪明人”的首选。
第三梯队:性价比级(价格通常在1000元 - 1500元)

这个级别适合预算有限,但又想用带K处理器体验超频乐趣的用户,或者搭配i5-8600K/i7-8700K这类功耗稍低的CPU,代表型号有华硕的TUF Z390-PLUS GAMING、技嘉的Z390 GAMING X、微星的Z390-A PRO。
它们的供电和散热相比高端型号会有所缩减,但满足i5或i7处理器的轻度超频还是可以的,用料上会更追求实用,比如PCB板可能薄一些,散热片小一些,附加功能也会精简,比如可能没有WiFi,音频芯片是入门级的,但核心的超频功能都在,该有的接口也基本够用,如果你超频需求不强烈,这个级别非常实惠。
第四梯队:入门级(价格通常在1000元以下)
这个级别其实有点尴尬,虽然挂着Z390的名号,但供电和用料可能只比B365主板好一点点,它存在的意义,可能是为了一些特殊需求,比如需要Z390的多个PCIe插槽,但CPU又不想用太好的用户,对于大多数想超频的游戏玩家来说,不太推荐这个级别,因为供电可能成为瓶颈。
最后给你几个实实在在的选购建议:
希望这份攻略能帮你拨开迷雾,轻松选到最适合你的Z390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