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CPU散热器,看起来简单,其实门道不少,弄不好,你的高性能CPU就像被捂住了嘴,有劲使不出,还吵得人心烦,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难懂的术语,用大白话聊明白,2023年该怎么选一个既凉快又安静的散热器。
你得知道散热器分三大类:风冷、水冷(也叫一体式水冷)和分体式水冷,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分体式水冷是发烧友的玩具,安装复杂、价格昂贵,咱们今天主要聊前两种。
风冷散热器:经济实惠的老黄牛
风冷就是用一个金属疙瘩(散热鳍片)接触CPU,把热量导出来,再用风扇吹走,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给CPU加了个电风扇。
- 优点:便宜、可靠、安装简单、不用担心漏液(因为它根本没水),一个风扇能用很多年。
- 缺点:个头大,可能挡住内存条;对付特别热的CPU(比如i9、Ryzen 9)会比较吃力,风扇转速高了噪音也大。
- 适合谁:预算有限,用的是i5、Ryzen 5这类中端CPU,或者对电脑内部空间和安静程度要求不是极致的用户。
风冷里面也分档次:
- 下压式:像个饼一样扣在CPU上,风扇向下吹,好处是能顺便给CPU周围的主板元件降降温,但散热能力一般,只适合发热量不大的CPU,比如i3、Ryzen 3。
- 塔式:这是主流,一个或两个高高的金属塔,配上风扇从机箱前面吸冷风,吹透塔身把热风排到机箱后面,散热效果比下压式好得多。
水冷散热器(一体式水冷):高效安静的现代科技
水冷是用一个水冷头紧贴CPU吸收热量,然后通过管子把热水泵到 radiator(冷排)那里,用风扇吹冷排散热,冷却后的水再循环回去,就像给CPU装了个“中央空调”。
- 优点:散热效率极高,能轻松压制顶级CPU;颜值高,机箱内部看起来更整洁;因为冷排可以装在机箱边缘,风扇转速不用那么高,所以通常更安静。
- 缺点:比风冷贵;有非常非常低的漏液风险(但大品牌都有漏液包赔政策);安装稍微麻烦点;水泵有可能产生一种低频噪音。
- 适合谁:用的是i7、i9或Ryzen 7、Ryzen 9这种“大火炉”CPU;喜欢超频挖掘性能;追求机箱内部美观和安静环境的用户。
水冷按冷排大小分:
- 120/140水冷:效果可能还不如同价位的好的风冷,不太推荐。
- 240/280水冷(双风扇):性价比之选,能应对大多数高端CPU。
- 360/420水冷(三风扇):性能王者,专门为最顶级的CPU准备,机箱得够大才能装下。
到底该怎么选?看这几点就够了:
- 先看你的CPU: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CPU是i5或R5级别,一个好点的百元级风冷就足够了,把钱花在水冷上纯属浪费,如果是i7/R7或更高,那就需要考虑高端风冷或240水冷了。
- 摸摸你的钱包:风冷几十到几百块,水冷从两三百到上千元都有,确定一个你能接受的预算范围。
- 量量你的机箱:买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塔式风冷有多高?你的机箱限高多少?水冷要买240还是360的?你的机箱前面或顶部能装下多大尺寸的冷排?尺寸不合一切白搭。
- 想想你怕不怕吵:如果你对噪音敏感,那就优先选择以静音为卖点的风冷(比如猫头鹰的一些型号)或者大尺寸水冷(风扇转速低,噪音小)。
- 看看颜值:现在很多散热器都带RGB灯效,如果你喜欢光污染,可以选择有灯的品牌和型号。
说说“天梯图”的概念
网上确实有各种散热器性能排名图(天梯图),但那些图更新不一定及时,而且测试环境和你家里的可能完全不同,你不需要死记硬背哪个排第一哪个排第二,你只需要记住一个简单的“性能梯队”概念:
- 入门梯队:几十元的单塔风冷,压i3、i5、R5足够。
- 主流梯队:150-300元的双塔风冷或高性能单塔风冷(比如利民、九州风神的一些型号),能压住不超频的i7、R7,性价比极高。
- 高性能梯队:300元以上的高端风冷(比如猫头鹰)和240/280一体式水冷,对付i9、R9很轻松。
- 旗舰梯队:360/420一体式水冷,为极限超频和最强性能而生。
一个小技巧:别忘了硅脂!它是涂在CPU和散热器底座之间,填补微小空隙,帮助导热的,买散热器一般会送一包,但如果你想追求更好的散热效果,可以单独买一小管好点的硅脂。
选散热器就像给人穿衣服,大夏天不能穿棉袄,冬天也不能穿短袖,最好的散热器不是最贵的,而是最适合你CPU、机箱和预算的那一个,希望这些大白话能帮你在2023年轻松选到心仪的散热器,让你的电脑清凉一夏(和一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