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1省份疫情主要发生在浙江、内蒙古和广东。在50例新本地病例中,3例在内蒙古,2例在广东。浙江45例中,绍兴39例,宁波6例;内蒙古3例,均在呼伦贝尔市;广东有2例,均在东莞。浙江新冠状病毒爆发是新冠冕肺炎病毒爆发以来的第二次确诊高峰。
每天增加几十例确实说明了一个问题,浙江这一轮疫情发现较晚,导致病毒在一些地方传播。浙江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强省。受疫情影响,不少上市公司披露暂时关闭。例如,陈某某在家中感染,然后由家人传染给同事。他的同事通过艾灸维护中心引起多重感染,然后中心的感染者在家庭和社区造成持续感染。到疫情被发现时,病毒已经悄然传播了至少四代。
疫情发现得越早,越有利于控制和阻止,发现得越晚,扩散的风险就越大。浙江省已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相信随着集中隔离人群的密集,确诊病例数量将很快下降,只要隔离,疫情将得到控制。作为普通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个人预防工作,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做好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饭店、民宿、学校、建筑工地、监管场所等重点单位和公共场所的防控工作,加强健康监测和核酸采样,严格执行戴口罩+亮灯+测体温等防控措施。
疫情期间,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精神卫生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访客不得进入。严格控制会议活动的数量和规模,尽量不举办大型人员聚集活动,真正需要举办的尽量减少规模。提倡10人以下家庭聚餐、5桌以上个人聚餐的,必须向当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告,并执行当地防疫条例。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50例,均在福建,疫情中的孩子们让人心疼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9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3例。其中本土病例50例,均在福建,具体分布在莆田市33例、厦门市12例、泉州市5例,此外还包括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也均在福建。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福建疫情中涉及的众多儿童患者,更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疫情中的孩子们
在福建此次疫情中,不少儿童不幸中招。截至9月13日24时,莆田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核酸阳性85例,其中学生有36人,10岁以下有30人,包含幼托儿童8人,小学生28人。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近日,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发热门诊护士朱霞青发布的一段孩子们穿着防护服乖乖做CT检查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视频中,孩子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提着父母准备的零食袋,勇敢地面对检查。他们的身影虽然小小,但那份坚强和勇敢却让人动容。
朱霞青表示,接诊的都是五六岁的孩子,看到他们下车那一刻眼泪止不住了。每个孩子都好勇敢,一人提一袋好吃的零食。她声音哽咽地说,那身隔离服连大人穿着都觉得闷热,更别说是孩子了,而且有些孩子还发着烧,但都全程穿着防护服,口罩也没有摘下,非常坚强。
孩子们独自面对挑战
在空旷的CT室,孩子们独自躺在设备上接受检查,没有哭闹,没有害怕,只有那份超越年龄的勇敢和坚强。这一幕幕画面,让无数网友破防,纷纷留言为孩子们加油打气。
朱霞青记忆犹新的是,最小的孩子不过4岁,但他们在做CT检查时都没有哭闹。这群孩子在检查后很快被安排到隔离病房做进一步治疗。虽然他们年纪尚小,但面对疫情,他们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和坚强。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福建疫情中低年龄者中招较多,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疫苗接种重要性的思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扬州疫情和此次莆田疫情中许多感染者都是疫苗接种工作中推进较为滞后的群体,例如老人和孩子。这也说明扩大疫苗接种范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做好秋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福建省教育厅联合省卫健委发布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12岁以下的学生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免疫空白人群。因此,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原则上在9月19日前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完成新一轮核酸检测工作,并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此前在发布会上也表示,中国已把儿童和青少年疫苗接种列入议事日程,目前正在分梯次、有重点、科学地开展接种。相信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结语
福建疫情中的孩子们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他们虽然年纪尚小,但面对疫情时展现出的勇敢和坚强却让人敬佩。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力量,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重视疫苗接种工作,为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抗击疫情,守护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