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940MX显卡,首先要明白它不是一个为发烧友或硬核玩家准备的武器,它属于一个非常特定且曾经非常普遍的时代产物,主要活跃在2016到2018年前后的主流轻薄本和入门级全能本中,它的核心关键词是“够用”和“平衡”,是在有限的预算和散热条件下,为笔记本电脑提供基础图形能力的一种解决方案。

要理解940MX的“天梯图”位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学校里的班级,这个班级里的学生代表不同性能的显卡,顶尖的学霸是那些价格昂贵、性能强悍的旗舰卡,比如当时的GTX 10系列显卡,而940MX,更像是班里坐在中后排,成绩普通但也不算垫底的那个学生,它远远比不上同期的GTX 950M或GTX 960M,更不用说后来的MX150了,但如果跟更古老的集成显卡或者更入门的型号相比,它又确实拥有一些独立显卡的尊严,它的性能大概比当时英特尔处理器自带的核芯显卡(比如HD 520/620)强上50%到一倍,但远远达不到畅玩大型3D游戏的水平,在显卡天梯图上,它处于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但实用的位置。
这样一块性能定位的显卡,它的实际应用场景是怎样的呢?

最核心的应用就是轻度娱乐和日常办公,对于绝大多数不需要进行图形渲染、视频剪辑的普通用户来说,940MX是完全足够的,它可以非常流畅地应对高清视频播放(包括早期的4K视频解码)、网页浏览、文档处理、在线会议等所有日常任务,有了它,电脑在处理多任务或播放高码率视频时,会比单纯依赖核芯显卡更加从容,系统卡顿的可能性会更低。
是入门级的游戏体验,这是很多消费者当时选择带940MX笔记本的主要原因,它能够运行很多游戏,但需要对画质和分辨率做出巨大妥协,像《英雄联盟》、《穿越火线》、《DOTA2》这类对硬件要求极低的网络游戏,940MX可以在1080P分辨率下,开启中等或低画质,达到比较流畅的帧数(例如60帧左右),对于一些2015年以前的单机游戏,上古卷轴5:天际》、《生化奇兵:无限》等,在调低画质后也能获得可玩的体验,但如果你想用它来运行当时的《巫师3》、《战地1》或者后来的《绝地求生》,即使将所有特效调到最低,分辨率降到720P,也只会得到一种幻灯片式的体验,基本不具备可玩性,它的游戏定位是“能玩”,但追求的是“玩起来”,而不是“玩得爽”。
第三,是非常初级的创意工作试探,对于学生或业余爱好者来说,可能会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片处理,或者用剪映、爱剪辑等轻量级软件做一些短视频剪辑,940MX在这些应用中,能够提供一定的加速作用,相比纯核显,在滤镜渲染、视频预览和最终输出时会稍微快一些,但这已经是它的能力边界了,一旦涉及到After Effects的特效渲染、3D建模或者高分辨率视频的专业剪辑,940MX就立刻显得力不从心,等待时间会非常漫长,完全无法作为生产力工具来看待。
我们必须把它放在今天的视角下来审视,时至今日,940MX已经是一款非常古老的显卡了,英特尔和AMD最新的核芯显卡(如Iris Xe和Radeon Vega)其性能已经全面超越甚至大幅领先于940MX,这意味着,现在一台四五千元的轻薄本,其自带的核显在游戏和创意应用方面的表现,很可能比当年搭载940MX的笔记本还要好,同时功耗更低,续航更长。
940MX是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上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在核显性能尚且薄弱的年代,为大众市场提供的一种低成本图形解决方案,它成功地让更多用户以较低的门槛体验到了“独立显卡”带来的些许好处,满足了当时人们对轻度游戏和基础图形加速的需求,但时过境迁,技术的进步已经让它的定位变得模糊甚至过时,今天我们再回头看940MX,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代表着那个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小心翼翼寻求平衡的笔记本时代,对于现在的消费者而言,除非是购买二手机器且预算极其有限,否则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搭载这款显卡的型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