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到Windows 11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整个系统界面变得现代、圆润和清爽了,这种视觉上的大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各种应用软件,有些软件仿佛是为Win11而生,用起来特别顺手;而另一些则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或等待更新。
先说说那些体验变好了的软件,微软自家的Office套件,比如Word、Excel和PowerPoint,在Win11上的融合度是最高的,它们的界面风格,尤其是简洁的工具栏和圆角窗口,与系统浑然一体,更棒的是,右键菜单也同步更新了,图标更直观,常用的功能如复制、粘贴、剪切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虽然一开始可能会因为找不到“刷新”而有点不习惯,但用久了会发现效率其实更高了,对于Edge浏览器来说,体验更是如鱼得水,多标签页管理、集成的侧边栏工具(如Office、Outlook)都能和系统深度互动,感觉整个工作流都被打通了。
另一类表现突出的是那些本身更新就很频繁的现代应用,比如通讯软件Discord、Slack,以及一些主流的流媒体应用如Spotify、Netflix,它们不仅完美适配了新的视觉风格,还很好地支持了Win11的“贴靠布局”功能,当你把鼠标悬停在窗口的最大化按钮上时,会弹出多种窗口布局选项,可以轻松地将屏幕分割成左右、甚至更复杂的四宫格,这对于需要同时进行多项任务的人来说非常实用,比如一边开着Discord和队友语音,一边在浏览器查资料,同时用Word写报告,窗口排列整齐有序,大大减少了手动调整的麻烦。

还有一些创意设计类软件,比如Adobe家族的Photoshop、Illustrator,以及Figma这类在线设计工具,它们在Win11下的运行稳定性普遍不错,尤其是对于拥有高分辨率屏幕和HDR显示器的用户,Win11在色彩管理和显示效果上的优化,能让这些软件的色彩显示更加精准,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提升。
并不是所有软件都能立刻跟上步伐,体验上遇到挑战的主要是一些比较老旧的软件,或者是一些功能非常专精但更新周期长的行业软件,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些老的桌面版聊天工具、企业内部的专用系统,或者一些经典的但已停止大规模更新的单机游戏,它们可能会遇到界面模糊(DPI缩放问题)、字体显示不正常、甚至偶尔的兼容性闪退。

特别是那个被很多人吐槽的新右键菜单,当你第一次在桌面或者文件夹里点击右键时,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功能被精简过的菜单,你需要再点一次“显示更多选项”才能看到那个熟悉的、功能齐全的旧版菜单,对于那些依赖右键菜单进行复杂操作的用户(比如开发者、设计师),这个设计在初期确实会拖慢工作速度,虽然微软的初衷是让界面更简洁,但对于习惯了过去模式的用户,这无疑增加了一个额外的步骤。
游戏方面,得益于DirectX 12 Ultimate和Auto HDR等技术的加持,大多数新游戏在Win11上表现强劲,画面色彩更鲜艳,但对于一些非常老旧的、基于DirectX 9甚至更早版本开发的游戏,可能会遇到一些兼容性问题,可能需要手动调整兼容性模式或寻找补丁。
升级Win11后应用软件的体验可以概括为“喜忧参半,但趋势向好”,大部分主流、现代的应用程序已经完成了适配,并能充分利用新系统的美观和效率特性,带来更流畅、更一体化的工作和娱乐体验,而对于那些“老古董”软件,可能会有一段阵痛期,要么等待开发者更新(如果还有更新的话),要么就需要用户自己适应新的操作方式或寻找替代方案,在升级前,最好能确认一下自己工作流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软件是否已兼容,这样可以避免影响日常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软件拥抱Win11的新特性,整体体验会变得越来越统一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