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波及28个省个省48个市。
我国疫情处于高位平台阶段
3月1日至21日,我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41000例,波及28个省。目前全国疫情处于高位平台阶段,疫情防控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形势。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出督查组赴10个省开展督查工作,查漏洞、补短板,以问题为导向督促落实整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派驻各省工作组继续指导疫情发生地区科学果断划定风险区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核酸筛查的统筹协调,加强转运力量的储备和高效调配,优化医疗和隔离资源的利用并严格控制交叉感染,尽快阻断社区传播。
吉林市和长春市疫情社会面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吉林省疫情处于高位发展阶段,3月1日至21日,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22000例,自3月14日以来连续8天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均超过1000例,疫情主要集中在吉林市和长春市,两市社会面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在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一律在24小时之内要完成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范围上,以往叫全员核酸检测的组织实施指南,这次修订成区域核酸检测,要根据疫情防控的形势合理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

时限上,以往核酸检测要求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的不同,完成的时限不一样,有在48小时完成的,有72小时完成的。这次专门针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快、隐匿性强的特点,要求在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一律在24小时之内要完成。
在总结组织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做了更加细化、精确、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各地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求成立9个专班,在采、送、检、报各个环节如何更加精准有效的匹配,核酸能力、采样人员如何配置,采样点如何设置等。
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时,郑州、西安、天津这些人口1200万以上的超大规模城市就是在24小时内完成了整个城市的核酸检测工作,所以我们有成功的实践经验。
9月能否如期开学需视疫情发展而定,中高风险地区学校可能暂缓开学,低风险地区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望正常开学。具体分析如下:
当前疫情形势:新一轮疫情波及范围大,影响人群面广,全国已有18省41城出现感染者,高中风险区升至“5+178”。8月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病例62例,8月5日当天(截至19时)新增确诊病例5例。

官方回应与政策:
教育部正在会同各省级教育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研究今年秋季开学以及防控工作,并将在开学前发布通知,部署今年秋季学期的工作。
各地要一省一策,因地制宜,一校一案,因校施策,确保适应不同的情况,实事求是做好开学的安排。
如果到了开学的时候,仍然还有中高风险地区,那么开学的安排按照以前的经验和管理,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以确保教学的开展是有序健康和安全的。
防疫建议:

每个人都是防疫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接种疫苗、正确洗手、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出行、出门别摸脸等。
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共同支持抗疫工作。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全国报告当地确诊人数超过55万,而全国的疫情形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疫情波及面较广,确诊人数较多。根据最新的疫情数据调查报告显示,这次的疫情已经波及了全国28个省份,其中吉林省,江苏省,河北省等省份的疫情仍在不断的发展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控政策,才能把本省份的疫情风险控制在最小,同时还面临着疫情蔓延的风险。从吉林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1500多人,无症状人数达到了55万还要多。
工作指导组已经奔赴全国各地指导当地的疫情形势。每当有疫情来临而且特别严峻时,国家会派出专业的工作指导小组前往一些最严重的省份指导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只有经过工作指导小组的指挥以后,当地的疫情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有效地遏制包括人员的流毒,如何安排确诊人数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等方方面面全部都会指挥到位。
我国的疫情从外部输入的风险仍在不断加大,这是新一轮的全球疫情,尽管国内的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不算严重。但其他国家的疫情处于非常严重的危险地步,很多从国外来的航班上或多或少都有确诊人数,这给我国边境地区和海关地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疫情压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疫情输入的风险。例如上海的这次疫情,很大程度都是由于境外的疫情输入导致的。
校园疫情非常严重,值得所有人重视。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哪个大学发生疫情,但就近几个月以来,吉林省浙江省等级所大学,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学生确诊的情况,导致了上千名老师和学生集中隔离,带来了非常沉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