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新手机,或者只是想了解一下现在手机性能发展到什么地步了,你肯定绕不开一个词——“处理器”或者叫“CPU”,它就像是手机的大脑,决定了手机运行速度的快慢、玩游戏卡不卡、拍照处理得好不好,甚至直接影响到手机费不费电,但市面上处理器型号一大堆,什么骁龙、天玑、苹果A系列,名字后面还跟着一串数字,看着就头大。
别急,我这里就给你梳理一份当前(请注意是当前这个时间点)最主流、最受关注的移动处理器性能排名和对比,用最直白的方式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款,我们不去深究那些晦涩的技术参数,就聊实际体验和适合什么样的人。
我们必须认识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几位“王者”,这些芯片通常出现在各品牌的旗舰手机里,价格不菲,但性能也是真的强。
第一梯队:巅峰对决
这个级别主要是苹果的A17 Pro和高通的骁龙8 Gen 3,还有联发科的天玑9300,它们是性能的象征,几乎能搞定你现在能想到的所有手机应用。
苹果A17 Pro: 这是目前苹果iPhone 15 Pro和Pro Max专属的心脏,它的单核性能极其恐怖,意思是单个任务处理能力无人能及,所以日常App的打开速度、滑动流畅度感觉会特别跟手和迅捷,加上苹果自家iOS系统的深度优化,在玩大型游戏、进行视频剪辑等重度任务时,表现非常稳定和强大,但它的手机价格也是最高的,适合人群:苹果生态用户,追求极致流畅体验和顶级游戏性能,且预算非常充足的人。
高通骁龙8 Gen 3: 这是绝大多数安卓旗舰机的首选,比如小米14系列、一加12、三星S24系列(部分地区)等,它的性能综合实力和A17 Pro在伯仲之间,尤其在GPU(图形处理)方面非常强悍,游戏表现是顶级水准,而且它在AI人工智能能力上今年发力很猛,为手机带来很多智能拍照、语音助手等新功能,可以说,它是安卓阵营的性能标杆,适合人群:重度手游玩家,喜欢安卓系统开放性和多样化选择,追求全能顶级体验的用户。
联发科天玑9300: 这是一匹黑马,采用了非常激进的全大核架构设计,性能直接挑战骁龙8 Gen 3,在多核性能(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和某些跑分上甚至略有优势,搭载它的手机,如vivo X100系列,在性能和功耗平衡上做得相当出色,性价比通常比同级别的骁龙旗舰机稍高一些,适合人群:同样追求顶级性能,但希望获得更高性价比的安卓用户,对手机影像有较高要求(尤其搭配vivo手机)。
第二梯队:主流旗舰与上代旗舰
这个区间非常热闹,主要是去年的旗舰芯片和今年一些次旗舰芯片,它们的性能依然非常强大,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完全够用,甚至性能过剩,但价格却比新旗舰亲民很多。
高通骁龙8 Gen 2: 这是去年的“安卓之王”,虽然出了新一代,但它的性能丝毫不过时,运行市面上所有主流游戏和高负荷应用都毫无压力,现在很多手机都在降价清仓,搭载它的手机性价比极高,适合人群:追求高性能,但觉得最新旗舰太贵,注重性价比的实用主义者。
联发科天玑9200+ / 天玑9200: 天玑9300的上代产品,性能略低于骁龙8 Gen 2,但差距很小,在优化得好的手机上,日常使用和游戏体验同样流畅,很多中高端机型会采用,是性价比之选。
苹果A16 Bionic: 用在iPhone 15和iPhone 14 Pro系列上,性能依然碾压很多安卓芯片,流畅度有绝对保障,如果你考虑标准版的iPhone 15,它的性能你完全不用担心。
第三梯队:高性能与均衡之选
这个档位的芯片是大多数中高端手机的标配,性能足够应对日常所有应用和大部分游戏(可能不是最高画质玩最吃配置的游戏),特点是平衡了性能和功耗,手机不容易发烫,续航表现更好。
高通骁龙8s Gen 3 / 7+ Gen 3: 这是高通今年新推出的系列,你可以理解为“小骁龙8 Gen 3”,它把很多旗舰技术下放,性能非常接近骁龙8 Gen 2,但价格更低,是新一代的“神U”潜力股,适合人群:预算有限但追求接近旗舰性能的年轻用户和游戏爱好者。
联发科天玑8300 / 8200: 中端芯片里的性能猛兽,尤其是天玑8300,性能直逼上代旗舰,能耗控制也很优秀,在2000元左右的价位段,搭载这些芯片的手机性价比爆棚。
第四梯队:日常够用与入门选择
这个级别的芯片主要保证日常使用流畅,如微信、刷短视频、浏览网页等,玩一些轻量游戏没问题,但面对大型3D游戏会比较吃力,适合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
高通骁龙6 Gen 1、7 Gen 1等。
联发科天玑7050、天玑6020等。
总结一下怎么选:
希望这份抛开复杂术语的对比,能帮你清晰地找到适合自己手机CPU,处理器虽然重要,但最终手机体验是屏幕、内存、系统优化等多方面共同决定的,结合自己的预算和主要用途来选择,就不会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