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想给自己用了好几年的老电脑升升级,或者帮朋友装一台性价比高的新电脑,结果一上网查资料,就看到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天梯图”?什么U盘速度天梯、网游性能天梯、CPU性能天梯……这些图看起来好像很厉害,把一大堆硬件排好了座次,但真要弄明白它们到底在说什么,却又觉得云里雾里。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些“天梯图”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聊明白,它们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武功秘籍,更像是我们逛超市时看到的商品排行榜,目的就是帮你快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我们说说这个“U盘天梯图”。
你可别小看一个小小的U盘,里面的门道也不少,这个天梯图,主要比的就是一个字:快,但“快”也分好几种。
最基础的快,是看着文件从电脑“复制”到U盘,那个进度条跑得有多快,这个叫“顺序读写速度”,比如你要拷贝一个几个G大的电影文件,这个速度就非常关键,在天梯图上,那些排在前面的高端U盘,用的通常是USB 3.2或者最新的USB4接口,协议也是NVMe的,速度能达到好几百兆甚至上千兆每秒,比你那老旧的USB 2.0 U盘快了几十倍都不止。
但还有一种快,容易被忽略,却更影响日常使用体验,4K随机读写速度”,这指的是同时处理大量零碎小文件的速度,你直接打开U盘里的一个Word文档,或者运行一个U盘里的绿色版小软件,这时考验的就是这个速度,如果这个速度太慢,你就会感觉U盘“卡卡的”,明明文件不大,却要等半天,所以看U盘天梯图,不能光看最高速度那个数字,还得留意一下它处理小文件的能力,对于经常需要移动办公,直接使用U盘里程序的人来说,后者可能更重要。
是游戏玩家最关心的“网游天梯图”。
这个图通常指的是“显卡天梯图”,因为网游的表现绝大部分取决于显卡的好坏,但这个图看得不对,也容易掉坑里。

网游天梯图的一个大坑就是:它测的往往是显卡的极限性能,但网游的流畅度不完全看这个。 两张显卡在天梯图上排名可能只差几位,在实际游戏中,它们的最高帧数(比如都超过200帧)你可能根本感觉不出区别,但网游对电脑的“低帧率”特别敏感,也就是帧数突然掉下去的那一下,你会明显感觉到卡顿。
高明的玩家看网游天梯图,不会只盯着排名最顶端的“卡皇”,他们会更关注那些“甜点级”显卡,也就是性价比高、功耗控制好、并且帧生成特别稳定的显卡,一块中高端显卡配上好的CPU和足够快的内存,玩网游的体验可能比一块顶级显卡但其他配件拖后腿的组合要爽得多,网游通常对CPU的单核性能要求也比较高,因为要处理大量玩家互动的数据,看懂网游天梯图,还得结合着CPU天梯图一起看,才能配出打网游不卡顿的“神机”。
我们重点聊聊最核心的“CPU天梯图”。
CPU,就是电脑的大脑,它的天梯图是最复杂,但也最有意思的。

看CPU天梯图,第一个要破除的迷信就是:“核心数越多越好”,这就像搬砖,找8个没什么力气的新手(低性能核心),可能还不如找2个力大无穷的壮汉(高性能核心)干得快,对于大多数日常应用和游戏来说,强大的单核性能和高频率往往比单纯的核心数量更重要,只有当你需要视频剪辑、三维渲染这种能真正把任务分给所有核心同时干活的工作时,超多的核心数才能发挥出巨大优势。
第二个关键点是“代际差异”,CPU天梯图如果能把不同代的CPU放在一起对比,那价值就非常大了,英特尔第10代的i7处理器,其性能可能还不如第12代的i5处理器,这就是制程工艺和架构改进带来的“隔代碾压”,买CPU不一定要追求当前一代的i7或i9,上一代的旗舰或者当前一代的i5,很可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你所需要的全部性能。
一定要考虑“功耗和散热”,天梯图上排名很高的CPU,性能猛如虎,但功耗和发热量也可能是个电老虎、火炉子,你需要为它配备更贵的散热器、功率更大的电源,甚至机箱的风道都要做得更好,如果你的需求只是上网、办公、看高清电影,那么一颗低功耗的CPU,比如带“T”后缀的型号或者AMD的低功耗系列,会让你的电脑更安静、更省电,用起来反而更舒服。
U盘、网游、CPU这些天梯图,都是非常实用的工具,但它们绝不是简单的“从上到下闭着眼睛买”,真正的硬件爱好者,会透过排名,去理解背后比拼的究竟是什么指标——是顺序速度还是随机速度?是极限帧数还是帧数稳定性?是单核性能还是多核性能?他们更会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预算以及整机搭配来做出最终选择。
下次再看天梯图,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到底用电脑来做什么?我最看重的是速度、是游戏体验、还是安静省电?我的其他配件会不会拖后腿?想清楚了这些,天梯图才能真正成为你的得力助手,而不是让你更加困惑的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