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8处理器为何在一些CPU性能天梯图中缺席,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公平、准确地比较不同时代、不同架构、不同用途的处理器性能,天梯图,顾名思义,就像一个梯子,把处理器的性能从低到高进行排列,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哪个强哪个弱,但A8处理器,特别是苹果公司早期推出的那些A8芯片,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让制图者感到有些为难,所以干脆就不放进去了。
我们要明白A8处理器的年代,它主要搭载在像iPhone 6、iPhone 6 Plus以及iPad mini 4这样的设备上,那已经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产品了,科技行业,尤其是移动芯片领域,发展速度是极其惊人的,今天的旗舰处理器,比如苹果的A17 Pro或者高通的骁龙8 Gen 3,其性能相比A8已经有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提升,如果把A8放进当今的天梯图里,它几乎会处于图表最底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位置,甚至可能因为性能差距太大,在为了清晰展示主流芯片性能差距而压缩的图表比例尺下,它的位置会显得非常“可怜”,几乎紧贴着坐标轴的原点,这对于制作天梯图的人来说,会带来排版的困难,图表的上半部分密密麻麻地展示着现代芯片的细微差距,而下半部分却因为A8的存在而留下一大段空白,这样的图表既不美观,信息密度也不高,很多天梯图会选择设定一个“门槛”,只收录近几年的产品,以确保图表的实用性和可读性,A8因为年代久远,自然就被这个门槛挡在外面了。
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性能比较的“维度”问题,现在的CPU天梯图,尤其是那些面向手机芯片的,越来越侧重于衡量极限性能,比如在大型游戏、视频剪辑等高负载任务下的表现,这种测试通常依赖于复杂的跑分软件,给出一个具体的分数来排名,A8处理器诞生的时代,智能手机的应用场景和今天有很大不同,当时的应用程序远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对芯片的压榨程度也远不及今天,A8的设计初衷,是在保证流畅运行当时iOS系统和应用的同时,尽可能兼顾能效,延长电池续航,它的强项在于其整体体验的均衡性,以及苹果对硬件和软件深度整合优化所带来的流畅感,这种“流畅”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跑分数字来完全概括。
如果你非要用今天的跑分软件去测试A8,得到的分数肯定会非常低,但这个低分并不能真实反映它在那个年代作为一款旗舰芯片的应有地位,这就好比拿一辆几十年前的经典跑车和今天的超级跑车在专业赛道上比圈速,经典跑车毫无疑问会惨败,但这并不能否定它在其所属时代的光芒和独特价值,这种跨时代的比较,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天梯图追求的是在同一个标准下的量化对比,而A8与当代芯片已经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完全公平的“擂台”了。
天梯图的制作也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绝大多数查看手机CPU天梯图的用户,是想了解当前市面上在售或即将发售的手机其性能处于什么水平,以便做出购买决策,是想知道骁龙7+ Gen 3和天玑8300-Ultra哪个更适合玩游戏,对于这些用户来说,一款十年前的古董芯片的性能排名信息,几乎没有丝毫的参考价值,把A8放进去,反而会干扰他们获取有效信息,让图表变得臃肿,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天梯图的制作者会选择聚焦于当前和近未来的主流芯片,而将像A8这样的“老将”排除在外,这更像是一种服务于主要用户群体的内容筛选,而非对A8处理器本身价值的否定。
A8处理器在天梯图中的缺席,并非因为它本身“差”到不配入榜,而是因为它所处的时代背景、性能衡量的标准变迁以及天梯图本身的实用目的共同导致的结果,它更像是一位已经功成身退的老兵,它的功绩记录在科技发展的史册中,而不必再在当下这个以比拼极限性能为主的“角斗场”上现身了,当我们回顾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时,A8处理器依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移动计算的一个高峰,只是这个高峰的高度,已经被后来者远远地超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