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觉得,那些千篇一律的设计看起来有点无聊?好像大家用的都是同一个模板,同一种效果,换汤不换药,你电脑里那个可能一直没被好好利用的PS样式面板,就是一个藏着无限创意的宝盒,它远不止是简单的“投影”、“浮雕”,而是能让你快速打造出独一无二设计风格的神奇工具,我们就来一起打开这个宝盒,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好玩的东西。
别被“样式”这个名字骗了,它可不是死板的预设,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做菜的“复合调味料”,单一的酱油或醋是基础,但当你把酱油、糖、蒜末、辣椒混合在一起,就成了风味独特的蘸料,PS样式也是这样,它是阴影、发光、斜面、描边、颜色叠加等多种效果的“组合拳”,真正的魔法,始于你对这些基础效果的“乱来”。
你想做一个复古的金属字,别急着上网找素材,试试这样做:先来个“斜面浮雕”,别用默认的平滑,试试“雕刻清晰”,把大小和深度调得夸张一点,光泽等高线选个有波动的,关键一步,加上“内发光”,不用发光,用个深色,模式选“正片叠底”,制造一点凹陷的阴影感,再来个“渐变叠加”,选择那种金黄色的渐变,但别用普通的线性渐变,试试“径向渐变”或者“角度渐变”,稍微调整一下,金属的光泽感一下就出来了,或许再加一个小小的“图案叠加”,选个细微的磨砂纹理,让金属不那么假,看,就这么几步,一个充满质感的自定义金属效果就诞生了,而且完全是你自己调出来的,和别人都不一样。

再举个例子,现在很流行的玻璃拟态效果,看起来很高大上,用样式也能轻松搞定,核心是“通透感”和“模糊”,先给形状一个浅浅的“内阴影”,营造一点凹陷的边界,最重要的,是使用“描边”,但这个描边不是实色的,而是选择“渐变”,用一个从白色到完全透明的渐变,位置放在内部,模式改成“柔光”或“叠加”,这样边缘就有了发光透亮的感觉,可以尝试“投影”,但这个投影的“大小”和“距离”要拉得非常大,“扩展”调小,颜色用背景的同色系,这样就能制造出那种背景模糊融化的效果,多调整几次参数,那种轻飘飘的玻璃质感就出来了。
玩转样式的关键,在于“叠加”和“打破常规”,不要觉得“投影”就只能黑色半透明放在后面,你可以试试把投影颜色调成亮粉色,混合模式改成“滤色”,然后缩小距离和大小,它可能就变成了一个时尚的高光点,也不要觉得“内发光”就只能发光,用它来添加内部纹理或者颜色变化,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别只盯着图层样式面板那点地方,把你做好的效果保存起来!在你辛辛苦苦调出一个超棒的复古纸张纹理或者霓虹灯发光效果后,在样式面板的空白处点一下,给它起个酷炫的名字,我的专属霓虹蓝”,它就被收藏了,下次再做类似设计,点一下就行,效率飞起,久而久之,你就拥有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体现个人风格的样式库,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化。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胆尝试,不怕丑,调参数的时候,就放心大胆地拉到极限看看效果,有时候最丑的设置反而能碰撞出最有趣的灵感,设计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你是否喜欢,把你的作品当作一个实验场,今天的失败可能就是明天爆款设计的起点,现在就去打开Photoshop,选中一个文字或形状,点开那个小小的“fx”图标,开始你的个性化风格探索之旅吧,限制你设计的,从来不是软件的功能,而是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