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着用着就变成一块烫手的山芋,这感觉你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夏天,刷会儿视频、玩个游戏,或者只是开着导航开个车,手机后背的温度就噌噌往上升,不仅拿着不舒服,心里更会咯噔一下:会不会爆炸?会不会坏掉?
手机发烫的根本原因,就像一个小房间里挤了太多人同时干活,每个正在运行的应用,无论你看得见还是看不见,都在调动手机里的芯片(CPU)和图形处理器(GPU)工作,它们一工作就会产生热量,当你同时打开很多应用,或者运行的游戏、视频应用特别耗费资源时,芯片就需要拼命运算,如同让一个人百米冲刺,热量自然集中爆发,再加上天气热、手机壳太厚散热不好,热量散不出去,堆积起来,手机就“高烧”不退啦。
手机长期处于“高烧”状态,危害可不小,最直接的就是让你感觉烫手,体验变差,更深层的,高温会像蒸桑房一样,加速手机内部电池和元器件的老化,让电池越来越不耐用,甚至可能引发系统卡顿、自动关机,严重时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给手机降温,关键在于帮它“减负”,让那些在后台偷偷干活、不必要运行的应用停下来,以前我们可能需要自己一个个去翻后台,手动划掉应用,既麻烦又可能误关重要程序,但现在,我们可以借助手机的“智能”,让它自动帮我们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热量堆积的问题。
擒贼先擒王:揪出“发烧”元凶
在让手机智能关闭应用之前,我们得先知道是哪些“坏分子”在兴风作浪,现在大部分手机系统里都藏着一个“温度监控”或“电池与性能”的贴心功能。
- 安卓手机: 通常在“设置”里找到“电池”或“电量管理”选项,里面会有详细的耗电排行和应用活动记录,那些在后台运行时间超长、消耗电量巨大的应用,往往就是导致发热的“罪魁祸首”,一些品牌手机(如小米、华为等)在手机管家或安全中心里,还会有专门的“发热优化”或“温度监控”提示,直接告诉你哪些应用正在加剧手机发热。
- 苹果手机: 在“设置”中找到“电池”,查看过去24小时或10天内哪些应用的耗电量最高,如果某个你不怎么用的应用却占用了大量后台活动时间,那它很可能就是潜在的“发热源”。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了。
开启“自动管家”:让手机自己学会降温
手动管理太繁琐,下面这些智能设置,能让你一劳永逸。
-
后台应用刷新/后台进程限制:
- 核心作用: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很多应用即使你没打开,也在后台自动刷新内容、获取位置,白白消耗电量并产生热量。
- 怎么设: 在“设置”里找到“应用管理”或“通用”中的“后台应用刷新”,你可以选择直接关闭所有应用的后台刷新,或者更聪明一点,只允许微信、邮件等真正需要即时消息的应用在后台活动,把那些新闻、购物、视频App的后台刷新权限统统关掉,在安卓手机的“开发者选项”中(需连续点击手机版本号激活),还可以设置“后台进程限制”,比如规定不超过3个或4个进程,从源头上减少后台拥挤。
-
应用自动管理/电池优化:
- 核心作用: 系统会学习你的使用习惯,对不常用的应用进行智能限制,防止它们“任性”启动和关联启动。
- 怎么设: 在应用管理列表里,确保每个非核心应用的“自动管理”开关是打开的,对于苹果手机,可以利用“低电量模式”,这个模式不仅省电,也会大幅减少后台活动,是降温利器,可以日常开启。
-
游戏空间/游戏模式:
- 核心作用: 玩游戏是手机发热的重灾区,专门的游戏模式不仅能提升性能,更重要的功能是智能控温。
- 怎么用: 玩游戏前,呼出游戏助手或侧边栏,开启“性能模式”旁边的“均衡模式”或“省电模式”,并打开“极限稳帧”、“优化功耗”等选项,系统会智能平衡帧率和功耗,避免芯片持续满负荷“狂奔”,从而有效控制温度,它还会屏蔽无关通知,防止你因切出去回消息而引发更多后台活动。
配合一些小习惯,效果加倍
智能关闭应用是核心,再配合一些简单习惯,你的手机就能一直“冷静”运行:
- 充电时别玩大型游戏: 充电本身就会发热,叠加高性能应用,热量加倍。
- 偶尔给手机“透透气”: 取下厚重的保护壳,避免阳光直射。
- 定期重启手机: 能彻底清理掉一些顽固的后台进程和内存碎片。
手机发烫不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我们不需要成为技术专家,只需巧妙地利用手机自带的智能管理功能,给后台应用立好规矩,就能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的热量产生,让你的手机从此告别“高烧”,运行得更流畅、更持久,你也用得更加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