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源头及风险等级最新消息如下:
关于疫情源头:
目前,上海本轮疫情的感染来源仍在进一步溯源中。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市、区疾控机构已累计出动近3000人次流调队伍,对松江区和普陀区的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播链分析。截至3月3日10时,松江区疫情累计排查相关人员5.5万余人,普陀区累计排查19万余人。通过大数据比对和流调分析,尚未发现松江区病例与普陀区病例存在关联,表明两区疫情可能由不同传播链引发,具体源头仍需深入调查。
关于风险等级:
当前,上海共有两个区域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分别为:
普陀区石泉街道宁强路33号石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松江区九里亭街道永辉超市沪亭北路店。
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保持不变,即除上述两处外,全市均为低风险地区。
防控措施与建议:
目前,上海正通过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加强密接人员隔离管控、推进环境消杀等措施控制疫情扩散。公众需继续遵守防疫要求,如非必要不前往中风险地区,配合流调工作,并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行程轨迹。
总结:上海疫情源头尚未明确,但传播链分析显示松江与普陀病例无关联;风险等级方面,仅两处区域为中风险,全市防控形势总体可控。后续需关注官方发布的溯源进展及防控调整。
上海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一处列为中风险地区,两家三甲医院受影响

3月1日,上海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该病例为一名56岁的退休女性。2月28日下午,该患者因出现发热症状前往同济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3月1日,经市疾控中心复核,该病例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并已闭环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一、中风险地区划定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普陀区石泉街道宁强路33号石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被列为中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市、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已立即启动,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采样检测和防控管理,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消毒等相关防疫措施。
二、两家三甲医院受影响
由于该病例曾前往同济医院就诊,同济医院新村路院区及大华门诊部即刻起暂停门急诊医疗服务,但互联网医院仍正常运行。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也接上级部门协查通知,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相关人员及环境筛查措施,即刻起暂停总院(瑞金二路197号)门诊部服务,互联网医院照常运行。瑞金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此次仅暂停总院门诊部服务,急诊、住院、北部院区、远洋院区和各个分院均正常运行。
三、疫情防控措施

上海市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严格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高风险人员的管理,确保个人防护、健康管理、定期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到位。加强精准高效处置,市、区两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一旦发生疫情能够立即响应处置。按照分级分类管理要求,及时调整优化完善机场、港口防控措施和操作流程,严防境内外人员、货物等相互混合交叉。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广泛发动群众,落实责任,加大力度推进疫苗接种。
四、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上海近日已出现多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专家解释称,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传播力较强但致病力在减弱,因此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此外,大规模人群的免疫接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无症状感染者的增多对个体而言可能是好事,但容易被忽视且难以发现,从面上来说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无论是个人、单位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需要落实好自己的责任。
五、后续工作
截至3月1日15时,上海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78人,均已落实管控措施。在沪密接的密接、筛查人员和环境样本仍在快速采样检测中。上海市将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上海市在面对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时迅速响应、精准施策,通过划定中风险地区、暂停相关医院门急诊服务、加强高风险人员管理、推进疫苗接种等措施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