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得搞清楚BIOS是个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电脑主板的大脑,在你按下开机键之后、Windows系统还没启动之前,就是这个小小的程序在负责唤醒所有的硬件部件,比如CPU、内存、硬盘、风扇等等,它决定了你的电脑硬件以什么样的基础状态开始工作,调整BIOS设置,就等于是在给电脑打地基,地基打得好,上面盖的房子(也就是你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才能更稳固、跑得更快。
进入BIOS的方法很简单,但不同品牌的电脑不太一样,一般是在你开机后,屏幕刚亮起,出现品牌logo的时候,快速连续地按某个特定的键,最常见的键是Delete键或者F2键,有些品牌可能会用F1、F10甚至Esc键,如果你不确定,可以留意开机画面上的一行小字提示,Press DEL to enter SETUP”,或者直接在网上搜你的电脑或主板型号加“如何进入BIOS”。
进入BIOS后,你可能会觉得界面有点复杂,全是英文单词,别慌,现在很多新主板的BIOS都支持中文,你可以先找找有没有语言设置的选项,通常在第一页或者最后一项设置里,把它改成“简体中文”就友好多了,即使没有中文,记住几个关键选项的名字也够用了。
好了,下面就是一些实实在在可以提升性能和优化功能的设置技巧,在操作之前,我强烈建议你先做好一件事:找到并打开“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优化默认值)或类似选项,这个功能会把所有设置恢复到主板厂商认为最稳定、最兼容的状态,你先恢复一下,然后再进行下面的调整,这样能避免之前可能存在的错误设置带来的问题。

第一大类:直接提升性能的设置
XMP/D.O.C.P(内存超频): 这是对性能提升最明显、也最简单的设置之一,你可能买的是高速内存条,比如标称频率是3200MHz或3600MHz的,但如果不开启这个选项,你的内存可能只会以很低的默认频率(比如2133MHz)运行,这简直是巨大的浪费,这个选项通常在“高级”或“超频”菜单里,对于英特尔平台,它叫XMP(Extreme Memory Profile);对于AMD平台,它叫D.O.C.P或A-XMP,你只需要找到它,然后选择对应的配置文件(Profile 1)并启用(Enable)就行了,启用后重启电脑,用CPU-Z等软件查看,就会发现内存频率已经跑在了它应有的高速上,整机响应速度会有可感知的提升。
CPU相关设置:

硬盘设置:AHCI模式 在“SATA配置”或“存储”选项里,查看你的硬盘工作模式,对于现代的固态硬盘(SSD),一定要确保它工作在AHCI模式下,而不是旧的IDE模式,AHCI模式能充分发挥SSD的读写性能,尤其是支持NCQ技术,可以优化读写指令顺序,让硬盘更快。
第二大类:优化启动速度和便利性的设置
快速启动(Fast Boot): 这个选项可以跳过开机时的一些自检步骤,让系统更快进入Windows,把它设为“开启(Enabled)”或“超快(Ultra Fast)”,但要注意,开启超快模式后,你可能就无法通过按快捷键进入BIOS了,如果需要进去,得先在Windows里通过高级启动选项重启才能进入。

启动顺序(Boot Priority): 你可以设置电脑先从哪个设备启动,请务必把你安装了操作系统的固态硬盘(SSD)设为第一启动项,这样可以避免电脑每次开机都先去光驱或U盘里找一遍系统,从而加快启动速度。
CSM(兼容性支持模块): 如果你的电脑硬盘分区方式是新的UEFI模式,并且显卡也支持UEFI,那么可以尝试关闭CSM,关闭CSM可以实现纯UEFI启动,通常能使开机速度再快一点点,并且让开机logo画面分辨率更高更清晰,但如果关闭后出现黑屏无法启动的情况,再把它打开就是了。
第三大类:系统监控和散热设置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安全第一,谨慎操作。
每次只修改一个设置,然后保存重启(通常是按F10),看看电脑是否能正常进入系统并稳定运行,如果改了某个设置后电脑无法开机或变得不稳定,别担心,有个终极解决办法:给主板放电,方法是先拔掉电脑电源线,然后打开机箱侧板,找到主板上一个圆形的纽扣电池,把它抠下来,短接一下电池座上的正负极金属片(或者直接等待一分钟),再把电池装回去,这样BIOS设置就彻底清空,恢复出厂状态了。
通过以上这些简单的调整,你就能让电脑的性能和使用体验得到实实在在的优化,BIOS并不神秘,大胆尝试,但务必小心谨慎,你就能成为自己电脑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