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如果你在2018年那会儿正琢磨着给自己的电脑换一张新显卡,那感觉就像是在逛一个热闹但有点让人眼花缭乱的集市,新的、旧的、贵的、便宜的,各种型号层出不穷,都宣称自己能带来顶级的游戏体验,我们就抛开那些让人头疼的专业参数,像老朋友聊天一样,帮你捋一捋当时市面上那些主流的显卡,让你能轻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我们得知道自己的“战场”在哪里,你主要玩的是什么游戏?是《英雄联盟》、《CS:GO》这类对显卡要求不算太高的网游,还是像《刺客信条:奥德赛》、《战地V》这样画面惊艳、吃配置的3A大作?又或者,你是个追求极致帧数、屏幕刷新率高达144Hz的电竞狂热者?不同的需求,直接决定了你应该把目光投向哪个档次的显卡。
那时候,显卡市场基本上是英伟达(NVIDIA)和AMD两分天下,英伟达在2018年推出了全新的RTX 20系列,带来了一个听起来很酷的新技术——实时光线追踪,简单说就是能让游戏里的光影效果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实,就像电影里那样,而AMD则继续用它的RX 500系列和新推出的Vega系列稳扎稳打,主打性价比。
咱们就从高到低,一层层来看。
第一梯队:巅峰性能,畅玩4K

这个级别的显卡,是给那些追求极致画质,想在2K甚至4K分辨率下,把所有特效都开到最高的玩家准备的,这里的王者无疑是英伟达的RTX 2080 Ti,这张卡在当时是毫无争议的性能怪兽,几乎所有游戏都能被它轻松征服,就连刚起步的光追游戏也能流畅运行,它的价格也和他的性能一样,高高在上,属于发烧友的玩物。
紧随其后的就是RTX 2080,它比老大哥2080 Ti稍弱一些,但同样非常强大,是畅玩2K高画质游戏的绝佳选择,甚至在一些优化好的游戏中也能尝试4K,如果你预算充足,又想第一时间体验光追技术,2080是个很体面的选择。
AMD这边,能与之一战的是Radeon RX Vega 64,它的传统游戏性能大概介于英伟达上一代的GTX 1080和1080 Ti之间,对付2K游戏没问题,它的优势在于价格通常比同级别的RTX卡更有竞争力,对于那些不那么看重光追,更在乎纯粹性价比的玩家来说,很有吸引力。
第二梯队:甜点级选择,1080P通吃,2K入门

这个档次是大多数玩家的主战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甜点卡”,它们价格合理,性能足够强大,能让你在1080P分辨率下高特效流畅运行绝大多数游戏,甚至还能摸摸2K的门槛。
英伟达的明星产品是GTX 1060 6GB,这张卡在当时简直是现象级的,保有量巨大,是无数玩家的首选,但到了2018年底,它的继任者RTX 2060登场了,RTX 2060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接近甚至超过了上一代的GTX 1070 Ti,并且它也支持光追技术!虽然开光追后帧数会下降,但它让更多预算有限的玩家也能接触到这项新技术,意义重大。
AMD的对应产品是RX 580 8GB,这张卡和GTX 1060是老对手了,两者性能在伯仲之间,互有胜负,RX 580的优势往往是价格更便宜一点,而且通常配备8GB大显存,在一些高分辨率纹理包下可能更有优势,如果你主要玩主流网游和大部分单机游戏,RX 580和GTX 1060都能给你非常愉快的体验。
第三梯队:入门之选,性价比之王

如果你的预算非常有限,或者显示器还是老的1080P,主要玩一些要求不高的游戏,那么这个档次的显卡就是为你准备的。
英伟达的GTX 1050 Ti是一代经典入门卡,它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外接供电,直接从主板取电就能工作,非常适合用来升级品牌机或者老旧的办公电脑,性能方面,玩玩《英雄联盟》、《守望先锋》这样的游戏是绰绰有余的。
AMD这边则有RX 560和RX 570,RX 570的性能其实非常接近GTX 1060 3GB版本,但价格却常常和1050 Ti看齐,堪称当时性价比的典范,如果你不介意多接一根电源线,RX 570绝对是入门市场里最值得考虑的显卡之一。
到底该怎么选?
简单总结一下:
最后提醒一句,买显卡不光要看显卡本身,还得看看你的电脑其他配件跟不跟得上,特别是电源功率够不够,别让小马拉大车,希望这份2018年的显卡盘点,能像一张简单明了的地图,帮你在纷繁的选择中找到那条通往快乐游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