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给电脑选显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昂贵的独立显卡,但对于绝大多数日常使用、办公学习,甚至一部分轻度游戏娱乐的需求来说,电脑内部自带的显卡——也就是“核显”——已经完全够用了,还能省下一大笔钱和机箱空间,我们就来把核显这点事彻底讲明白,让你清楚知道自己的电脑需要什么样的核显。
核显是什么?它和独显有啥根本区别?
简单打个比方,独立显卡就像你家厨房里一个专业的、功能强大的嵌入式烤箱,它自成一体,性能强悍,专门负责处理复杂的“烹饪”任务(比如玩大型游戏、做视频剪辑),但需要单独购买,耗电也多,占地方。
而核显呢,就像是微波炉附带的一个小烤箱功能,它和微波炉(电脑的处理器CPU)集成在一起,不占额外空间,省电,基本免费,虽然做不了太复杂的烘焙,但热个饭菜、烤个鸡翅(比如看高清视频、玩小游戏、处理文档)绰绰有余,核显的最大优势就是性价比高、省电、安静。
如何看懂核显的性能天梯图?
你可能会在网上搜到各种“核显天梯图”,上面把不同型号的核显从强到弱排了个序,看这些图的时候,别被一堆型号数字吓到,抓住几个核心规律就行:
-
看世代,而不是看型号数字大小:核显技术更新很快,新一代的低端核显,其性能往往能轻松超越好几年前的老款高端核显,英特尔最新的酷睿Ultra系列处理器搭载的Arc核显,就比几年前酷睿i7的UHD核显强出好几倍。“买新不买旧”是核显选购的第一原则。
-
认准关键代号:同一代产品里,也有强弱之分。
- 英特尔(Intel)阵营:过去主要是UHD Graphics,比如UHD 730、UHD 770,性能属于入门级,但现在重点要看的是Intel Arc Graphics,这是英特尔新开发的强力核显,搭载在酷睿Ultra(如Ultra 5 125H)处理器上,性能有了质的飞跃,是当前英特尔核显的明星。
- AMD阵营:AMD的核显一直口碑很好,名字里带“G”的处理器才有核显,关键看后缀,比如锐龙5 5600G的核显是Vega架构,而最新的锐龙7000/8000系列(如锐龙5 8600G)则升级到了更强大的Radeon 700M系列核显(如Radeon 760M),性能非常出色。
-
内存是核显的性能倍增器:核显自己没有独立的显存,它需要借用电脑的内存来用,内存的速度和容量对核显性能影响巨大,给核显电脑配上一组高频率的双通道内存(比如DDR5 5600MHz或更高),就像给一个跑步高手换上了专业跑鞋,性能提升会非常明显,单通道内存会严重拖累核显的后腿。
不同需求,如何选购合适的核显?
了解了基本知识,我们来看看具体怎么选。
-
纯办公、上网课、追剧一族:
- 需求:流畅运行Office、WPS,开几十个网页不卡顿,能流畅播放1080P甚至4K视频。
- 推荐:这个需求最轻松,目前市面上任何一款在售的新款CPU自带的核显都能完美胜任,比如英特尔的酷睿i3/i5(UHD显卡)或AMD的锐龙3/5(Radeon Graphics)都完全没问题,可以把预算更多花在CPU、内存和固态硬盘上,让整体体验更流畅。
-
轻度游戏、网游玩家:
- 需求:玩《英雄联盟》、《CS:GO》、《DOTA2》、《原神》(中低画质)这类对显卡要求不高的游戏。
- 推荐:你需要一块性能不错的核显。AMD的锐龙5 8600G/8500G(搭载Radeon 760M/740M核显) 是首选,其游戏性能在同价位中几乎没有对手,英特尔的酷睿Ultra 5 125H(搭载Arc核显)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这两者都能在1080P中等画质下非常流畅地运行主流网游。
-
有一定创作需求或想体验更流畅游戏的用户:
- 需求:偶尔用PS处理大图片、剪辑简单的1080P短视频,或者希望游戏画质能开得更高一些。
- 推荐:这个需求已经接近核显的极限了,同样,AMD的锐龙7 8700G(搭载目前消费级最强的Radeon 780M核显) 是你的不二之选,它的性能已经接近一些入门级独立显卡(如GTX 1650),可以应对更复杂的应用场景,甚至在1080P中低画质下尝试一些3A大作也不是不可能,这是目前核显性能的顶峰。
最后的贴心提示
- 笔记本核显:以上原理同样适用于笔记本电脑,但笔记本的核显性能会受到散热和厂家功耗设定的影响,同一款核显在不同笔记本上的表现可能有差异,购买时多看实际评测。
- 平衡搭配:不要只盯着核显,一个强大的核显需要一颗不错的CPU和高速双通道内存来配合,否则就是小马拉大车,确保你的整机配置是均衡的。
- 明确预算:如果你的预算非常有限,又想获得最好的游戏体验,那么购买一款搭载强力核显的CPU(如AMD 8600G),比“低端CPU+低端独显”的组合性价比高得多,未来还有升级独显的余地。
核显早已不是“亮机卡”的代名词,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一颗性能良好的核显足以满足日常所有需求,省心又省钱,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你在纷繁的型号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颗“芯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