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想买新电脑或者升级旧电脑的时候,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CPU,也就是处理器,它就像是电脑的大脑,决定了电脑运行速度的快慢,但是市面上有英特尔和AMD两家公司,每一家又有很多不同型号的处理器,比如英特尔的酷睿i3、i5、i7、i9,AMD的锐龙3、5、7、9,数字越大通常越高级,但同代产品才可比,这么多型号,到底哪个性能强?哪个性价比高?这就需要一个工具来帮忙,那就是“CPU性能天梯图”。
你可以把天梯图想象成一个长长的楼梯,或者一份英雄战力排行榜,性能最强的CPU站在最高的台阶上,往下依次是性能稍弱的,这张图把英特尔和AMD两家公司不同年代、不同型号的几百个CPU放在一起进行排名,让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它们之间的性能高低关系,你可以很快知道,一颗几年前的高端i7处理器,大概相当于现在哪一款新处理器的水平。
这张排名图是怎么来的呢?它并不是凭空猜测的,制作天梯图的专业人士会收集大量真实的测试数据,他们会用各种专业的软件,模拟电脑在日常使用中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比如同时打开很多网页和软件、玩大型3D游戏、用视频剪辑软件导出视频等等,通过记录下每个CPU在这些任务中的表现,比如完成任务花了多长时间、游戏里每秒能跑多少帧画面,然后给它们打分,综合所有这些测试的分数,给每个CPU一个总体的性能定位,再排列成这张天梯图。
我们来看看这张包含了502款处理器的天梯图里,大致可以分为哪些梯队,以及每个梯队适合做什么。
站在天梯图最顶端的,是当前性能最强的王者,这个位置通常是英特尔最新的酷睿i9系列和AMD的锐龙9系列,比如英特尔的i9-14900K或者AMD的锐龙9 7950X,这些CPU拥有非常多的核心和线程,就像是一个超级工厂里有很多条生产线和工人,可以同时处理海量的任务,它们是为最苛刻的用户准备的,比如专业的视频剪辑师需要快速渲染4K甚至8K的超清视频,或者科学家需要进行复杂的科学计算,又或者是那些追求极致游戏体验、想要在最高画质下获得最流畅画面的硬核玩家,对于普通上班族或学生来说,这个级别的性能可能有些过剩。
往下走一层,是高端性能级,这里主要聚集着英特尔酷睿i7和AMD锐龙7系列的处理器,这个级别的CPU性能非常强劲,能够轻松应对绝大多数应用场景,无论是处理大型办公文档、进行多任务处理(同时开着几十个浏览器标签页、听音乐、运行聊天软件),还是玩主流的3D大型游戏,它们都能提供非常流畅的体验,对于大多数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比如业余的短视频剪辑、平面设计)这个级别的CPU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提供了接近顶级性能的体验,但价格要亲民不少。
再往下,就是我们最常接触的主流级和中端级市场了,这里是英特尔i5和AMD锐龙5的天下,这个级别的CPU是市场上的绝对主力,也是大多数家庭和办公电脑的首选,它们性能均衡,足以保证日常使用如上网、看高清视频、运行Office办公软件等无比流畅,甚至还能在中等画质下顺畅地玩一些网络游戏或对配置要求不高的单机游戏,对于不追求极致性能、预算又比较有限的用户来说,选择这个梯队的CPU是最明智的,可以用合适的价钱获得很好的体验。
继续向下,是入门级和低功耗级别,这里主要有英特尔的i3、奔腾、赛扬系列和AMD的锐龙3系列,这些CPU的核心数量较少,主频也相对较低,性能上有所限制,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最基础的使用需求,比如上网课、浏览网页、处理简单的文字工作、观看在线视频等,如果你只是用电脑来完成这些基本操作,那么入门级的CPU也完全够用,而且能帮你节省不少预算,一些为迷你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设计的低功耗CPU也在这个区间,它们的特点是发热量小、更省电。
在天梯图的底端,是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旧型号CPU,这些处理器虽然曾经也是主流产品,但随着软件和操作系统对硬件要求越来越高,它们现在可能运行最新的Windows系统都会感到有些吃力,更适合用于运行一些特定的老软件,或者作为简单的下载机、家庭存储服务器来使用。
需要记住的是,天梯图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工具,但它给出的主要是综合性能排名,具体到你的用途,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有些游戏更看重CPU的单核心性能,而视频剪辑则更依赖多核心同时工作,CPU的性能发挥也和你搭配的其他硬件有关,特别是显卡和内存,一张好的显卡能大大提升游戏画面效果,而足够大的内存能让你同时运行更多程序不卡顿。
希望这份对502款CPU性能天梯图的解析,能帮助你在纷繁复杂的型号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电脑大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