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手机处理器性能天梯榜出炉,旗舰芯片排名一目了然,又到了年底盘点的时候,手机圈里最受关注的除了各种新机型,就是驱动这些手机的“大脑”——处理器的性能排名了,这个月的天梯榜可以说基本奠定了今年整个高端手机芯片市场的格局,没有什么意外的大变动,但排名非常清晰,对于想换手机的人来说,参考价值很大。
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毫无疑问是苹果的A17 Pro芯片,这款芯片用在iPhone 15 Pro和Pro Max上,它的性能尤其是单核能力,依然是目前移动端最强的存在,就是当你进行一些需要瞬间爆发力的操作,或者某些对单线程性能要求很高的应用时,A17 Pro的反应是最快的,那种流畅感确实独树一帜,不过在图形处理能力,也就是玩游戏的表现上,它和安卓阵营的顶级芯片差距已经非常小了,甚至在某些极限场景下还会面临更大的发热挑战,但综合来看,王座还是它的。
紧随其后,在安卓阵营里领跑的是高通刚刚发布不久的全新一代旗舰芯片,第三代骁龙8,这颗芯片是很多安卓旗舰手机的首选,比如小米14系列、iQOO 12系列等,它的表现非常全面,最大的进步就是能效比做得特别好,也就是说,它不仅能提供非常强大的性能,玩大型游戏非常流畅,画面效果出色,而且功耗和发热控制得比前一代好太多了,这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手机不那么容易发烫,续航时间也可能更长,可以说,第三代骁龙8是一颗既强悍又相对“冷静”的芯片,是目前安卓旗舰里综合体验最好的选择之一,稳稳坐在天梯榜的第二位。

再往下,就是联发科的天玑9300芯片,这颗芯片也非常有意思,它采用了一种非常激进的“全大核”架构设计,目的就是全力追求极致性能,在实际的性能跑分上,尤其是在多核性能方面,天玑9300甚至能和第三代骁龙8打得有来有回,在某些场景下还能略微领先,它的图形性能也同样顶级,游戏体验非常强悍,可以说,单论性能的绝对上限,天玑9300和第三代骁龙8处于同一水准,共同构成了安卓阵营的性能双雄,它们俩可以并列为天梯榜的第二梯队,或者说是安卓阵营的并列第一,如果非要细究,可能在厂商的优化调校成熟度、以及一些AI和影像功能的生态支持上,高通凭借多年的积累还有一点点优势,但差距已经微乎其微。
看完了最新的这三款旗舰芯片,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它们的上一代产品,比如高通的第二代骁龙8,以及苹果的A16 Bionic,这些芯片虽然已经不是最新,但性能依然非常能打,处于天梯榜的次旗舰位置,像很多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旗舰机,或者现在一些降价后的机型,搭载的就是这些芯片,它们应对日常所有应用、玩绝大多数游戏都是绰绰有余的,完全不会有卡顿的感觉,如果你不是追求极致性能的发烧友,选择搭载这些芯片的手机,性价比会非常高,再用个两三年也完全没问题。

在这个级别附近,可能还会看到联发科的天玑9200+等芯片的身影,它们的性能也属于这个强劲的梯队。
再往下,就是高端市场的中坚力量,比如高通的第一代骁龙8+,以及联发科的天玑9000、天玑8200等,这些芯片的性能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已经足够强大,能够保证流畅的日常使用和良好的游戏体验,它们通常出现在一些性价比极高的机型上,或者是一些品牌旗下定位稍低一些的产品线中,如果你对手机的要求主要是社交、影音、偶尔玩玩游戏,那么这个级别的芯片提供的性能是完全可以满足的,而且价格会亲民很多。
至于中端和入门级的芯片,比如高通的骁龙7系列、联发科的天玑7000系列和8000系列等,它们构成了天梯榜的中下部,这些芯片的目标是保证系统基础流畅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和功耗,主要用在千元机或者中端机上,对于预算有限,或者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来说,这些芯片是很好的选择。
总结这个12月的天梯榜,顶级性能的排序大致是:苹果A17 Pro独占鳌头,然后是安卓阵营的第三代骁龙8和天玑9300并驾齐驱,它们共同代表了当前手机芯片的最高水平,之后是上一代的旗舰芯片,性能依然强劲,这个排名清晰地展示了当前市场的竞争格局:苹果在绝对性能上仍有优势,但安卓阵营的两大巨头高通和联发科已经追得非常紧,尤其是在综合体验和能效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意味着我们有更多强大且各有特色的产品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