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想买一个蓝牙耳机、音箱,或者任何带蓝牙功能的小玩意儿时,经常会听到别人讨论“它用的是什么芯片”,这就像买电脑要看CPU一样,蓝牙芯片是这些设备的大脑,直接决定了它的性能高低,网上流传的“蓝牙芯片天梯图”就是一个把这些芯片像排楼梯一样,从强到弱列出来的图表,非常直观,但光看图还不够,关键是要看懂它,知道怎么用它来帮自己选东西。
你得明白天梯图主要比的是什么,它不是只看一个分数,而是综合了几个核心的较量。
第一个较量是音质,这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一点,音质的好坏,主要看蓝牙版本和音频编码格式,你可以把蓝牙版本想象成道路的宽度,版本越高,比如蓝牙5.3对比老的4.2,路就越宽越顺畅,数据传输更快、更稳定,延迟也更低,这是好音质的基础,而音频编码格式,就像是路上跑的车子的性能,最常见的SBC相当于一辆普通家用车,能满足基本代步(听个响);AAC好比一辆调校不错的轿车,苹果设备用得很多,效率更高;aptX系列则是性能车,尤其是aptX HD和LDAC,可以传输接近甚至超越CD级别的音质,相当于跑车了,能保留更多音乐细节,在天梯图上,通常支持高清编码如LDAC、L3HC、aptX Adaptive的芯片会排在顶端。
第二个较量是延迟,如果你用蓝牙耳机玩游戏或者看视频,声音和画面不同步会非常难受,延迟就是声音延迟的时间,这个数值当然是越低越好,在这方面,一些芯片有专门的低延迟模式,比如高通的aptX Adaptive,一些国产芯片也会针对游戏场景进行优化,在天梯图上,通常会特别标注出哪些芯片在延迟控制上表现突出。
第三个较量是稳定性和连接距离,这主要取决于蓝牙版本和芯片的功耗设计,新版本的蓝牙不仅省电,抗干扰能力也更强,不会轻易断连,比如你手机放口袋里,走到另一个房间,连接依然稳定,高端芯片在这方面通常都做得更好。
第四个较量是功耗与续航,芯片越先进,制造工艺越精良(比如从40纳米到28纳米再到更小的),往往就越省电,这对于真无线耳机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单次充电能用多久,充电仓能给它充几次电,天梯图上可能不会直接写功耗数字,但通常性能强、技术新的芯片,能效比也更高。
了解了这些较量的项目,我们该怎么用天梯图来实际选购呢?关键在于按需选择,不盲目追高。
你是追求极致音质的音乐发烧友。 你的目光应该直接锁定在天梯图的顶部区域,寻找那些支持顶级编码格式的芯片,比如高通的QCC系列(支持aptX HD/Lossless)、索尼的芯片(支持LDAC)、以及华为海思的芯片(支持L2HC),这些芯片是为高解析度音频而生的,能给你带来最震撼的听觉体验,但记住,要发挥它的实力,你的音源(比如音乐APP要开会员听无损)和播放设备(手机或播放器)也得支持同样的高清编码才行。
你是手游玩家或重度影音用户。 低延迟是首要任务,你应该在天梯图中寻找那些以低延迟著称的芯片,高通的S3/S5系列(主打游戏模式)、一些国产主流芯片如恒玄的BES系列、杰理的芯片等,往往在延迟优化上做得不错,查看产品评测,关注其游戏模式下的实际延迟数据,比单纯看芯片排名更靠谱。
你只是日常通勤、办公使用,接打电话、听听播客。 你完全不需要追求天梯图最顶端的芯片,中端甚至偏上的芯片对你来说已经绰绰有余,比如高通的3040系列、恒玄的2500系列等,它们性能稳定,支持AAC等常用编码,功耗控制得很好,能提供长时间的续航,价格也亲民,把钱花在更好的佩戴舒适度、降噪效果或者品牌售后上,对你而言可能更划算。
你预算有限,追求极致性价比。 天梯图的中下部有很多优秀的国产芯片,比如杰理、中科蓝讯等,这些芯片经过多年发展,在基础功能上已经非常完善,连接稳定、声音清晰、续航也不错,完全能满足日常使用,很多百元级别的爆款TWS耳机用的就是这些芯片,用很少的钱就能获得不错的蓝牙体验。
最后要记住,天梯图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参考工具,但它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一个最终产品的好坏,除了芯片,还取决于厂商的调校、天线的设计、电池的搭配等等,这就是为什么有时用同样芯片的不同品牌耳机,听起来感觉会不一样。
最聪明的做法是:先通过天梯图了解芯片的档次和特性,锁定一个大致范围;然后去看具体产品评测,尤其是那些有实测数据(如延迟、续航)和多人反馈的评测;最后结合自己的预算和最主要的需求,做出最终的选择,这样,你就能真正地“精准选购”,买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蓝牙设备了。
